藏之名山,傳之其人的成語故事


藏之名山,傳之其人

拼音cáng zhī míng shān,chuán zhī qí rén

基本解釋把著作藏在名山,傳給志趣相投的人。

出處漢·司馬遷《報(bào)任少卿書》:“仆誠以著此書,藏諸名山,傳之其人,通邑大都,則仆償前辱之現(xiàn),雖萬被戮,豈有悔哉?!?/p>


暫未找到成語藏之名山,傳之其人 的典故!
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

※ 與(藏之名山,傳之其人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
成語 歷史出處
邇安遠(yuǎn)至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子路》:“葉公問政,子曰:‘近者說,遠(yuǎn)者來?!?/td>
烽火連年 元·戴良《九靈山房集·二四·登大牢山》:“那堪回首東南地,烽火連年警報(bào)聞?!?/td>
名山大川 《尚書 武成》:“底商之罪,告于皇天后土,所過名山大川。”
舉世混濁 戰(zhàn)國楚·屈原《離騷》:“世混濁而不分兮?!?/td>
四書五經(jīng) 漢 班固《白虎通 五經(jīng)》:“五經(jīng)何謂?謂《易》、《尚書》、《詩》、《禮》、《春秋》也。宋 朱熹著有《四書集注》。
曉以大義 吳玉章《從甲午戰(zhàn)爭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憶》第十四篇:“林時(shí)爽誤信其中頗有黨人,合欲曉以大義。”
夜深人靜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:“深夜人靜,為何叩門?”
膽如斗大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蜀志·姜維傳》:“維妻子皆伏誅?!迸崴芍⒁妒勒Z》:“維死時(shí)見剖,膽如斗大。”
肝膽欲碎
頓挫抑揚(yáng) 宋 魏慶之《詩人玉屑 靖節(jié) 休齋論〈歸去來辭〉》:“陶淵明罷彭澤令,賦《歸去來》,而自命曰辭。迨今人歌之,頓挫抑揚(yáng),自協(xié)聲律,蓋其詞高甚?!?/td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