奮起直追的成語故事


奮起直追

拼音fèn qǐ zhí zhuī

基本解釋奮:鳥類展翅起飛。形容在已經落后的情況下;振作起來;一股勁地趕上去。

出處蔡東藩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129回:“義無反顧,惟有群策群力,奮起直追,迅電華會代表,堅持原案?!?/p>


暫未找到成語奮起直追 的典故!
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

※ 與(奮起直追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
成語 歷史出處
朝思暮想 宋 柳永《傾杯樂》詞:“朝思暮想,自家空恁添情瘦?!?/td>
自拔來歸 《新唐書 李勣傳》:“三年,自拔來歸,從秦王伐東都,戰(zhàn)有功?!?/td>
夸大其詞 《宋史 王祖道傳》:“蔡京開邊,祖道欲乘時徼富貴,誘王江酋、楊晟免等使納士,夸大其辭。”
望風撲影 清·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第51回:“蔣平道:‘知道五弟向何方而去?不是望風撲影么?’”
褒善貶惡 宋 邵博《聞見后錄》第21卷:“惟有三四寸竹管子,向口角頭褒善貶惡,使善人貴、惡人賤,善人生、惡人死,須是由我始得?!?/td>
志滿意得 宋 陸九淵《與劉伯協(xié)書》:“當無道時,小人在位,君子在野,小人志得意滿,君子阨窮禍患,甚者在囹圄,伏刀鋸、投荒裔?!?/td>
曉以大義 吳玉章《從甲午戰(zhàn)爭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憶》第十四篇:“林時爽誤信其中頗有黨人,合欲曉以大義。”
楊柳依依
遁世離俗 《楚辭·九章·悲回風》“望大河之洲渚兮,悲申徒之抗跡”漢·王逸注:“申徒狄也,遇暗君遁世離俗,自擁石赴河,故言抗跡也?!?/td>
千錘打鑼,一錘定音 郭澄清《大刀記》第十章:“千錘打鑼,一錘定音——隊長,你就決定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