忘乎所以的成語故事


忘乎所以

拼音wàng hū suǒ yǐ

基本解釋形容由于激動而忘了應有的態(tài)度;作出不適宜的舉動。乎:古漢語虛詞;無詞匯意義;所以:指原來應有的態(tài)度或行為。

出處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:“夫人傾身陪奉,忘其所以?!?/p>


暫未找到成語忘乎所以 的典故!
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

※ 與(忘乎所以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
成語 歷史出處
稀里嘩啦 清·劉鶚《老殘游記》第13回:“三更時候,又趕上大風大雨,只聽得稀里嘩啦,那黃河水就像山一樣的倒下去了。”
新仇舊恨 唐 韓偓《三月》:“新愁舊恨真無奈,須就鄰家甕底眠?!?/td>
紫陌紅塵 唐·劉禹錫《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,戲贈看花諸君子》詩:“紫陌紅塵拂面來,無人不道看花回。玄都觀里桃千樹,盡是劉郎去后栽?!?/td>
河魚腹疾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宣公十二年》:“河魚腹疾,奈何?”
銷聲匿跡 宋 孫光憲《北夢瑣言》第11卷:“然畏穎川知之,遂旅游資中郡,銷聲斂跡,惟恐人知?!?/td>
篤近舉遠 唐·韓愈《原人》:“故圣人一視而同仁,篤近而舉遠。”
動蕩不定 陶菊隱《北洋軍閥統(tǒng)治時期史話》第77章:“粵系軍隊又侵入湘南,兩湖局勢也在動蕩不定中?!?/td>
明爭暗斗 馮玉祥《我的生活》:“于是兩方明爭暗斗,各不相讓,一天利害一天,鬧成所謂‘府院之爭’?!?/td>
群龍無首 《周易 乾》:“用九,見群龍,無首,吉?!?/td>
仁義道德 唐·韓愈《原道》:“后之人,其欲聞仁義道德之說,孰從而聽之?!?/td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