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口吞聲的成語故事


杜口吞聲

拼音dù kǒu tūn shēng

基本解釋形容一句話也不說。

出處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宦者傳 黃節(jié)》:“群公卿士杜口吞聲,莫敢有言。”


暫未找到成語杜口吞聲 的典故!
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

※ 與(杜口吞聲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
成語 歷史出處
鼠憑社貴 南朝 梁 沈約《恩幸傳論》:“曾不知鼠憑社貴,狐藉虎威,外無逼主之嫌?!?/td>
處之泰然 先秦 孔子《論語 雍也》:“子曰:‘賢哉!回也!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?!彼?朱熹注:“顏子之貧如此,而處之泰然,不以害其樂?!?/td>
當機立斷 漢 陳琳《答東阿王箋》:“秉青萍干將之器,拂鐘無聲,應機立斷?!?/td>
來蹤去跡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16卷:“陸婆向來也曉得兒子些來蹤去跡,今番殺人一事,定有干涉,只是不敢問他,卻也懷著鬼胎?!?/td>
皮開肉綻 元 鄭廷玉《楚昭王疏者下船》:“打得皮開肉綻碎了骨頭?!?/td>
喔咿儒睨 戰(zhàn)國 楚 屈原《卜居》:“栗斯,喔咿儒睨以事婦人乎?”
語重心長 清 洛日生《海國英雄記 回唐》:“嘆別離苦況,轉忘了母親的語重心長?!?/td>
主明臣直 明·張居正《帝鑒圖說》上篇:“妾聞主明臣直,今魏征直,由陛下之明也?!?/td>
昂藏七尺 明 汪廷訥《種玉記 奇術》:“天付昂藏七尺軀,尋章摘句懶攻儒?!?/td>
水中撈月 元 楊景賢《劉行道》三:“恰便似沙里淘金,石中取火,水中撈月?!?/td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