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(jīng)國之才的成語故事


經(jīng)國之才

拼音jīng guó zhī cái

基本解釋指治理國家的才干。

出處晉 葛洪《抱樸子外篇 自敘》:“一時(shí)莫倫,有經(jīng)國之才?!?/p>


暫未找到成語經(jīng)國之才 的典故!
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

※ 與(經(jīng)國之才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
成語 歷史出處
木本水源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昭公九年》:“我在伯父,猶衣服之有冠冕,木水之有本原,民人之有謀主也。”
初出茅廬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39回:“博望相持用火攻,指揮如意笑談中,直須驚破曹公膽,初出茅廬第一功?!?/td>
為民請(qǐng)命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淮陰侯列傳》:“因民之欲,西向?yàn)榘傩照?qǐng)命,則天下風(fēng)走而響應(yīng)矣,孰敢不聽!”
鍥而不舍 先秦 荀況《荀子 勸學(xué)》:“鍥而舍之,朽木不折;鍥而不舍,金石可鏤?!?/td>
日日夜夜 洪深《青龍?zhí)丁返诙唬骸斑@里,劉秀三日日夜夜的車水,車的暈倒在水車上?!?/td>
哀而不傷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八佾》:“子曰:‘《關(guān)雎》,樂而不淫,哀而不傷?!?/td>
寧為雞口,毋為牛后 章炳麟《社會(huì)通詮商兌》:“寧為雞口,毋為牛后,與使他人啖我而飽也,寧自啖而不足?!?/td>
視微知著
頭面人物 王蒙《悠悠寸草心》:“小小的理發(fā)室也反映著人世的滄桑,何況到這里來整容的頗多頭面人物?!?/td>
臨危受命 三國 蜀 諸葛亮《前出師表》:“受任于敗軍之際,奉命于危難之間?!?/td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