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失成敗的成語故事


得失成敗

拼音dé shī chéng bài

基本解釋指獲得與損失、成功與失敗。

出處晉 陸機(jī)《五等諸侯論》:“得失成敗,備在典謨,是以其詳,可得而言?!?/p>


暫未找到成語得失成敗 的典故!
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

※ 與(得失成敗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
成語 歷史出處
書通二酉 語出《太平御覽》卷四九引南朝·宋·盛弘之《荊州記》:“小酉山上石穴中有書千卷,相傳秦人于此而學(xué),因留之?!?/td>
落葉歸根 明 王世貞《鳴鳳記》第38出:“落葉歸根,豐城劍回?!?/td>
銷聲匿跡 宋 孫光憲《北夢瑣言》第11卷:“然畏穎川知之,遂旅游資中郡,銷聲斂跡,惟恐人知?!?/td>
安安靜靜 清 吳璿《飛龍全傳》第45回:“只見匡胤睡在床上,安安靜靜,那頂門內(nèi)透出一條赤色真龍?!?/td>
鬼爛神焦 唐 韓愈《陸渾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韻》:“截然高周燒四垣,神焦鬼爛無逃門?!?/td>
喔咿儒睨 戰(zhàn)國 楚 屈原《卜居》:“栗斯,喔咿儒睨以事婦人乎?”
自食其果 茅盾《〈呼蘭河傳〉序》:“除了因?yàn)橛廾帘J囟允称涔?,這些人物的的生活原也悠然自得其樂。
火燭銀花 宋 朱淑真《元夜》詩之三:“火燭銀花觸目紅,揭天鼓吹鬧東風(fēng)。”
凡事預(yù)則立,不預(yù)則廢 西漢 戴圣《禮記 中庸》:“凡事豫則立,不豫則廢?!?/td>
海底撈月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27卷:“先前的兩個(gè)轎夫,卻又不知姓名住址,有影無蹤,海中撈月,眼見得一個(gè)夫人送在別處去了?!?/td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