持之有故的成語故事


持之有故

拼音chí zhī yǒu gù

基本解釋持:持論;立論;故:根據。所持的見解和主張有根據。

出處荀況《荀子 非十二子》:“縱情性,安恣睢,禽獸之行,不足以合文通治,然而其持之有故,其言之成理,足以欺惑愚眾?!?/p>


暫未找到成語持之有故 的典故!
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

※ 與(持之有故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
成語 歷史出處
損人不利己 魯迅《書信 致曹聚仁》:“只有損人而不利己的事,我是反對的?!?/td>
不僧不俗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 張廷秀逃生救父》:“倘一時沒眼色,配著個不僧不俗如醉如癡蠢物,豈不誤了終身?”
斗唇合舌 南唐·劉崇遠《金華子雜編》卷上:“韓三十五老大漢向同年覓得一副使,而更學斗唇合舌?!?/td>
天昏地暗 唐 韓愈《龍移》:“天昏地黑蛟龍移,雷驚電激雄雌隨?!?/td>
繁文縟節(jié) 宋 蘇軾《上圓丘合祭卞議》:“省去繁文末節(jié),則一歲可以再郊。”
可想而知 宋 王楙《野客叢書 漢唐俸祿》:“而郊以吟詩廢務,上官差官以攝其職,分其半祿,酸寒之狀,可想而知。”
廢書而嘆 《史記·孟子荀卿列傳》:“太史公曰:余讀《孟子》書,至梁惠王問‘何以利吾國’,未嘗不廢書而嘆也?!?/td>
親上成親 元·關漢卿《調風月》第一折:“怕不依隨蒙君一夜恩,爭奈忒達地忒知根,兼上親上成親好對門?!?/td>
雄心壯志 宋 歐陽修《蘇才翁挽詩二首》:“柳岸撫柩送歸船,雄心壯志兩崢嶸,誰謂中年志不成?!?/td>
時至運來 南朝 宋 顏延之《大筮箴》:“時至運來,當在三五?!?/td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