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攻八克的成語故事


八攻八克

拼音bā gōng bā kè

基本解釋屢次攻擊,屢次勝利。

出處明·程登吉《幼學(xué)瓊林》第一卷:“北敵勢方強,婁師德八遇八克;南蠻心未服,諸葛亮七縱七擒?!?/p>


八攻八克的典故

唐朝時期,文成公主入藏與吐蕃松贊干布聯(lián)姻。松贊干布死后由年幼的孫子執(zhí)政,大權(quán)由國相祿東贊控制,他大肆進攻吐谷渾。唐軍前去征討,先勝后敗。河南原武人婁師德智勇雙全,收集散兵游勇與吐蕃軍進行激戰(zhàn),八攻八克取得了勝利,從此邊境安寧。

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

※ 與(八攻八克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
成語 歷史出處
隨行就市
寸進尺退 《老子》第六十九章:“不敢進寸而退尺?!? 唐·韓愈《上兵部李侍郎書》:“寸進尺退,卒無所成?!?/td>
恨鐵不成鋼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96回:“只為寶玉不上進,所以時常恨他,也不過是‘恨鐵不成鋼’的意思?!?/td>
抱頭鼠竄 宋 蘇軾《代侯公說項羽辭》:“夫陸賈,天下之辯士,吾前日遣之,智窮辭屈,抱頭鼠竄,顛狽而歸,僅以身免。”
死要面子 張潔《沉重的翅膀》:“你知道爸爸死要面子,絕不會把這些事往外講?!?/td>
犀牛望月 《關(guān)尹子 五鑒》:“譬如犀牛望月,月形入角,特因識生,始有月形,而彼真月,初不在角。”
大惑不解 莊周《莊子 天地》:“大惑者,終身不解;大愚者,終身不靈?!?/td>
屈指一算 曾樸《孽海花》第四回:“匆匆過了中秋,雯青屈指一算,那天正是出場的末日?!?/td>
謙受益,滿招損 明·沈采《千金記·延訪》:“謙受益,滿招損?!?/td>
前腳后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