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山扛鼎的成語故事


拔山扛鼎

拼音bá shān gāng dǐng

基本解釋拔:拔起來。扛:兩手舉起。鼎:古代用以烹煮的器皿;多為青銅鑄造而成;是非常重的器物。拔起大山;舉起鼎。形容力大無比。

出處漢 司馬遷《史記 項羽本紀》:“籍長八尺余,力能扛鼎,才氣過人?!庇郑骸坝谑琼椡跄吮杩犊?,自為詩曰:‘力拔山兮氣蓋世,時不利兮騅不逝?!?/p>


拔山扛鼎的典故

秦朝末年,項羽少年時不喜歡讀書寫字,叔父項梁改教他擊劍,他想學抵敵萬人的本事,項梁教他兵法,他不肯認真鉆研,但力氣很大,能舉起幾百斤重的鼎。同劉邦爭天下8年,最后被迫在垓下烏江邊自刎,感慨自己“力拔山兮氣蓋世”

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

※ 與(拔山扛鼎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
成語 歷史出處
逴俗絕物 清·周亮工《書影》第五卷:“吾無務為逴俗絕物之行,而天下已不能不群然趨向?!?/td>
乘風破浪 《宋書 宗愨傳》:“愨少時,炳問其志。愨答曰:‘愿乘長風破萬里浪?!?/td>
過五關,斬六將
零光片羽 黃遠庸《記者眼光中之孫中山》:“其所對北京內外記者所言,皆不過此三種政策之零光片羽,蓋孫先生之樂觀主義如此?!?/td>
歇斯底里 茅盾《嚴霜下的夢》:“我聽見女子的歇斯底里的喊叫,我仿佛看見許多狼,張開了鋸樣的尖嘴,在撕碎美麗的身體?!?/td>
又紅又專 鄧小平《在全國科學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》:“絕大多數科學技術人員熱愛黨、熱愛社會主義,努力同工農兵相結合,滿腔熱情地對待自己從事的科學技術工作,作出了成績……就整個說來,不愧是我們工人階級自己的又紅又專的科學技術隊伍?!?/td>
誅求無度 《舊唐書·于頔傳》:“擅興全師,僭為正樂,侵辱中使,擅止制囚,殺戮不辜,誅求無度,臣故定謚為厲?!?/td>
結黨營私 宋 朱熹《朱文公文集 戊申封事》:“宰相植黨營私,孤負任使?!?/td>
陳言務去 唐 韓愈《答李翊書》:“惟陳言之務去,戛戛乎其難哉!”
天之驕子 東漢 班固《漢書 匈奴傳上》:“南有大漢,北有強胡。胡者,天之驕子也?!?/td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