握拳透掌的成語故事


握拳透掌

拼音wò quán tòu zhǎng

基本解釋見“握拳透爪”。

出處《晉書·卞壺傳》:“其后盜發(fā)壺墓,尸僵,鬢發(fā)蒼白,面如生,兩手悉拳,爪甲穿達手背。”


握拳透掌的典故

晉朝時期,武將卞壺為保衛(wèi)國土,抵抗叛賊蘇峻的進攻,父子兩人均戰(zhàn)死沙場,被就地安葬。后來有盜墓賊偷盜卞壺的墳墓,發(fā)現(xiàn)卞壺的尸體已經(jīng)僵硬,鬢發(fā)蒼白,面色如活人一樣,雙手都握緊拳頭,指甲都穿透了手背。

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

※ 與(握拳透掌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
成語 歷史出處
謳功頌德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周本紀》:“民皆歌樂之,頌其德?!?/td>
知無不言,言無不聽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49回:“此時素臣正在得君,真?zhèn)€知無不言,言無不聽。旬月之內(nèi),把在京在外貪官污吏參劾殆盡?!?/td>
先天下之憂而憂,后天下之樂而樂 宋·范仲淹《岳陽樓記》:“然則何時而樂耶?其必曰:‘先天下之憂而憂,后天下之樂而樂乎!’”
惡衣惡食 先秦 孔子《論語 里仁》:“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,未足與議也。”
鴻鵠將至 先秦 孟軻《孟子 告子上》:“使奕秋誨二人奕,其一人專心致志,惟奕秋之為聽。一人雖聽之,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,思援弓繳而射之,雖與之俱學,弗若之矣。”
喜新厭舊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:“不怕你有喜新厭舊的心腸,我自有移星換斗的手段。”
源源不斷 《孟子 萬章上》:“欲常常而見之,故源源而來?!?/td>
神采奕奕 明 沈德符《野獲編 玩具》:“細視良久,則筆意透出絹外,神采奕奕?!?/td>
一哄而起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:“地方上百姓動了公憤,一哄而起?!?/td>
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 清·張岱《與祁世培》:“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,緬焉呈面,公姑具眼,是妍是丑,其必有以區(qū)別之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