覆鹿尋蕉的成語故事


覆鹿尋蕉

拼音fù lù xún jiāo

基本解釋覆:遮蓋;蕉:同“樵”,柴。比喻把真事看作夢幻而一再失誤。

出處戰(zhàn)國 鄭 列御寇《列子 周穆王》:“鄭人有薪于野者,……,覆之以蕉,不勝其喜?!?/p>


覆鹿尋蕉的典故

從前鄭國人在野外砍柴,看到一只受傷的鹿跑過來,就把鹿打死,擔心獵人追來,就把死鹿藏在一條小溝里,順便砍了一些蕉葉覆蓋。天黑了,他想找到死鹿扛回家,可惜怎么也找不到。于是他只好放棄,就當作自己做了同樣的夢罷了。

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

※ 與(覆鹿尋蕉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
成語 歷史出處
穩(wěn)操勝算 《管子·明法解》:“故明操必勝之數(shù),以治必用之民?!?/td>
從容不迫 魏蘭《<浙案紀略>原序》:“當其臨事之時,從容不迫,顏色不變,尤非庸常之輩所能及?!?/td>
一朝權(quán)在手,便把令來行 明·顧大典《青衫記·承璀受閫》:“一朝權(quán)在手,便把令來行 ,大小三軍,聽吾命令?!?/td>
攀龍附鳳 東漢 班固《漢書 敘傳下》:“潁陰商販,曲周庸夫,攀龍附鳳,并乘天衢?!?/td>
滿天星斗 唐 杜牧《華清宮三十韻》:“雷霆馳號令,星斗煥文章?!?/td>
頭面人物 王蒙《悠悠寸草心》:“小小的理發(fā)室也反映著人世的滄桑,何況到這里來整容的頗多頭面人物?!?/td>
目不轉(zhuǎn)睛 晉 楊泉《物理論》:“子義燃燭危坐通曉,目不轉(zhuǎn)睛,膝不移處。”
推三阻四 元 無名氏《鴛鴦被》第一折:“非是我推三、推三阻四;這事情應難、應難造次?!?/td>
一干二凈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:“他是‘一毛不拔’,我們是‘無毛不拔’,把他拔的一干二凈,看他如何?”
庖丁解牛 先秦 莊周《莊子 養(yǎng)生主》:“庖丁為文惠君解牛,手之所觸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