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躬必親的成語故事


必躬必親

拼音bì gōng bì qīn

基本解釋指凡事都要自己經手。

出處《詩 小雅 節(jié)南山》:“弗躬弗親,庶民弗信?!焙筠D為“必躬必親”。


暫未找到成語必躬必親 的典故!
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

※ 與(必躬必親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
成語 歷史出處
嘴里牙多 馬力《黑牡丹》:“算啦算啦!你嘴里牙多,我說不過你?!?/td>
不登大雅之堂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一回:“這部評話,原是不登大雅之堂的。”
畏縮不前 宋 魏泰《東軒筆錄》第七卷:“唐子方始彈張堯佐,與諫官皆上疏。及彈文公,,則吳奎畏縮不前,當時謂拽動陣腳?!?/td>
體恤入微 鄭觀應《盛世危言·女教》:“俄國特設教女收生院,凡胎前產后一切要癥,必須明白透澈,體恤入微?!?/td>
裾馬襟牛 唐韓愈《符讀書城南》詩:“人不通古今,馬牛而襟裾。”
刻骨銘心 唐 李白《上安州李長史書》:“深荷王公之德,銘刻心骨。”
昂首挺胸 《上饒集中營 浩氣長存》:“個個視死如歸,堅貞不屈,昂首挺胸站在那里。”
志在千里 三國魏·曹操《步出夏門行·神龜雖壽》:“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壯心不已。”
鼻青臉腫 清 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第44回:“這惡賊原想著是個暗算,趁著軍官作下揖去,不能防備,這一腳定然鼻青臉腫。”
自食其果 茅盾《〈呼蘭河傳〉序》:“除了因為愚昧保守而自食其果,這些人物的的生活原也悠然自得其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