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日打魚,兩日曬網(wǎng)的成語故事


三日打魚,兩日曬網(wǎng)

拼音sān rì dǎ yú,liǎng rì shài wǎng

基本解釋比喻對學(xué)習(xí)、工作沒有恒心,經(jīng)常中斷,不能長期堅持。

出處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九回:“因此也假說來上學(xué),不過是三日打魚,兩日曬網(wǎng),白送些束修禮物與賈代儒?!?/p>


三日打魚,兩日曬網(wǎng)的典故

薛蟠從老家來到大觀園住下后,打聽到賈府有一所家學(xué),學(xué)校里有許多年輕人,就動了龍陽之興,假裝去上學(xué),不過是三日打魚,兩日曬網(wǎng)而已。學(xué)校里有些學(xué)生圖薛蟠的錢財就被上了他的賊船。秦鐘與賈寶玉來上學(xué),薛蟠立刻就打他們的主意。

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

※ 與(三日打魚,兩日曬網(wǎng)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
成語 歷史出處
雪兆豐年 清·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三回:“古人云:‘雪兆豐年’?!?/td>
名重一時 宋·釋惟白《續(xù)傳燈錄》卷二十七:“師住徑山時,名重一時,如侍郎張公子韶,狀元汪公圣錫少卿、馮公濟川俱問道?!?/td>
臨危受命 三國 蜀 諸葛亮《前出師表》:“受任于敗軍之際,奉命于危難之間?!?/td>
流離轉(zhuǎn)徙 清 戴名世《周烈婦傳》:“與其婦翁皆賤業(yè),兩人流離轉(zhuǎn)徙者久之。”
不攻自破 唐 顧德章《上中書門下及禮院詳議東都太廟修廢狀》:“是有都立廟之言,不攻而自破矣?!?/td>
大失所望 漢 司馬遷《史記 高祖本記》:“秦人大失望。”
敗俗傷風(fēng) 參見“敗俗傷化”。
公才公望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品藻》:“孔愉有公才而無公望;丁潭有公望而無公才,兼之者其在卿乎?”
共商國是
一鼓作氣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莊公十年》:“夫戰(zhàn),勇氣也。一鼓作氣,再而衰,三而竭?!?/td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