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道滅虢的成語故事
![假道滅虢](/d/file/titlepic/chengyu26432.png)
拼音jiǎ dào miè guó
基本解釋假:借;道:道路;虢:春秋時諸侯國,在今山西平陸及河南三門峽一帶。泛指用借路的名義而滅亡這個國家。
出處《左傳 僖公二年》:“晉荀息請以屈產(chǎn)之乘,與垂棘之璧,假道于虞以伐虢。”
假道滅虢的典故
春秋時期,晉獻公要向虞國借路去攻打虢國,同時給虞國送去寶馬和貴重禮物。虞國國君貪財,大夫?qū)m之奇勸阻說:“虢國是虞國的近鄰,它的滅亡必然會導致虞國滅亡?!庇輫鞑宦爠裰G,答應晉軍過境,結果晉國滅掉虢國立即滅虞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假道滅虢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旁敲側(cè)擊 | 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第20回:“只不過不應該這樣旁敲側(cè)擊,應該要明亮亮的叫破了他?!?/td> |
貧賤不移 | 《孟子 滕文公下》:“富貴不能淫,貧賤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謂大丈夫?!?/td> |
鬼瞰其室 | 《文選·揚雄〈解嘲〉》:“高明之家,鬼瞰其室?!崩钌谱⒁钇嬖唬骸肮砩窈τVt?!眲⒘甲ⅲ骸笆侵呙鞲毁F之家,鬼神窺望其室,將害其滿盈之志矣?!?/td> |
一哄而起 |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:“地方上百姓動了公憤,一哄而起?!?/td> |
己溺己饑 | 語出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饑者,由己饑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?!?/td> |
禍國誤民 | 鄧小平《黨在組織戰(zhàn)線和思想戰(zhàn)線上的迫切任務》:“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,足以禍國誤民?!?/td> |
黑不溜秋 | 梁實秋《喝茶》:“普洱茶,漆黑一團,據(jù)說也有綠色者,泡烹出來黑不溜秋,粵人喜之?!?/td> |
罄竹難書 | 《舊唐書 李密傳》:“磬南山之竹,書罪未窮;決東海之波,流惡難盡?!?/td> |
十惡不赦 | 元 關漢卿《竇娥冤》第四折:“這藥死公公的罪名,犯在十惡不赦?!?/td> |
量能授官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平津侯主父列傳》:“今陛下躬行大孝,鑒三王,建周道,兼文武,厲賢予祿,量能授官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