嘔心吐膽的成語故事


嘔心吐膽

拼音ǒu xīn tǔ dǎn

基本解釋嘔:吐。形容費盡心血,歷盡艱辛。

出處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隱秀》:“嘔心吐膽,不足語窮;鍛發(fā)煉年,奚能喻苦?”


暫未找到成語嘔心吐膽 的典故!
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

※ 與(嘔心吐膽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
成語 歷史出處
一夕一朝 《朱子語類》卷十三:“所以圣人垂戎謂:臣弒父,非一夕一朝之故,其所由來者漸矣?!?/td>
色飛眉舞 清·楊復吉《夢闌瑣筆·蔡濤》:“蔡曰:‘步月山塢,忽聞清音,令人色飛眉舞。’”
意氣風發(fā) 三國 魏 曹植《魏德論》:“武皇之興也,以道凌殘,義氣風發(fā)?!?/td>
樂道好古 《孔叢子·公儀》:“魯人有公儀體者,砥節(jié)厲行,樂道好古,恬于榮利,不事諸侯?!?/td>
銷聲匿跡 宋 孫光憲《北夢瑣言》第11卷:“然畏穎川知之,遂旅游資中郡,銷聲斂跡,惟恐人知。”
明爭暗斗 馮玉祥《我的生活》:“于是兩方明爭暗斗,各不相讓,一天利害一天,鬧成所謂‘府院之爭’?!?/td>
肝膽過人
拉大旗作虎皮 魯迅《且介亭雜文末編·答徐懋庸并關于抗日統(tǒng)一戰(zhàn)線問題》:“首先應該掃蕩的,倒是拉大旗作虎皮,包著自己,去嚇唬別人?!?/td>
大樹將軍 《后漢書·馮異傳》:“諸將軍并坐論功,異常獨屏樹下,軍中號曰‘大樹將軍’?!?/td>
十全大補 清·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第85回:“只見一個醫(yī)生在那里和他診脈,開了脈案,定了一個十全大補湯加減,便去了?!?/td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