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身兩役的成語故事


一身兩役

拼音yī shēn liǎng yì

基本解釋一個人做兩件事。

出處《梁書 張充傳》:“一身兩役,無乃勞乎?”


一身兩役的典故

南朝梁代大臣張緒看到兒子張充整天與紈绔子弟混在一起,張充左手托鷹右手牽狗,就教訓(xùn)兒子“一身兩役,無乃勞乎?”經(jīng)過這次教訓(xùn)后,張充居然認真讀書,學(xué)問大增,就去考取功名。后來官至散騎常侍、國子監(jiān)祭酒,也算是一身兩役大有出息了。

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

※ 與(一身兩役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
成語 歷史出處
及時應(yīng)令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第一回:“又忙著替孫子做了一套及時應(yīng)令的棉袍褂,預(yù)備開賀的那一天好穿了陪客?!?/td>
飽食終日,無所事事 呂振羽《簡明中國通史》第九章:“飽食終日,無所事事的地主階級,品質(zhì)卻是最惡劣的?!?/td>
鋪張浪費 毛澤東《在中國共產(chǎn)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講話》:“要勤儉建國,反對鋪張浪費,提倡艱苦樸素,同甘共苦。”
莫衷一是 清 吳趼人《痛史》第三回:“議論紛紛,莫衷一是?!?/td>
長江后浪推前浪 元 王子一《誤入桃源》第二折:“水呵抵多少長江后浪推前浪,花呵早則一片西飛一片東,歲月匆匆。
大包大攬 李英儒《野火春風(fēng)斗古城》第四章:“他手里搖擺著酒瓶子,大包大攬地說:‘這個小姑娘,跟我投緣分?!?/td>
繩鋸木斷 宋 羅大經(jīng)《鶴林玉露》第十卷:“一日一錢,千日一千,繩鋸木斷,水滴石穿?!?/td>
壞法亂紀 西漢 戴圣《禮記 禮運》:“故天子適諸侯,必舍其祖廟,而不以禮籍入,是謂天子壞法亂紀?!?/td>
神出鬼入 《淮南子 兵略訓(xùn)》:“善者之動也,神出而鬼行?!?/td>
東扶西倒 宋 楊萬里《過南蕩》詩:“笑殺槿籬能耐事,東扶西倒野酴醿?!?/td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