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心掛兩頭的成語故事


一心掛兩頭

拼音yī xīn guà liǎng tóu

基本解釋一顆心對兩方面都惦念。

出處元·高明《琵琶記·再報佳期》:“媒婆,我去也不妨,只是一心掛兩頭,如何是好。”


暫未找到成語一心掛兩頭 的典故!
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

※ 與(一心掛兩頭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
成語 歷史出處
驕生慣養(yǎng) 胡樸安《中華全國風(fēng)物志 江蘇 吳縣之奇俗》:“富貴家之小孩,驕生慣養(yǎng),大半身體柔弱,時膺疾病?!?/td>
形影相顧 《晉書·桓溫傳》:“省之惋愕,不解所由,形影相顧,隕越無地?!?/td>
長江后浪推前浪 元 王子一《誤入桃源》第二折:“水呵抵多少長江后浪推前浪,花呵早則一片西飛一片東,歲月匆匆。
己之所不安,勿施于人 春秋·齊·管仲《管子·版法解》:“度恕者,度之于己也。己之所不安,勿施于人?!?/td>
辭簡意足 元·白珽《湛園靜語·葉水心》:“如此數(shù)卷,辭簡意足,一坐駭然?!?/td>
平淡無奇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19回:“聽起安老爺這幾句話,說得也平淡無奇。”
連編累牘 清 魏子安《花月痕》第三回:“雖終日兀坐車中,不發(fā)一語,其實連編累牘也寫不了他胸中情緒?!?/td>
下臨無地 唐·王勃《滕王閣序》:“飛閣流丹,下臨無地。”
之死靡二 《宋史·忠義傳一》:“若敵王所愾,勇往無前,或銜命出疆,或授職守土,或寓官閑居,感激赴義,雖所處不同,論其捐軀徇節(jié),之死靡二,則皆為忠義之上者也?!?/td>
生死有命 晉·葛洪《抱樸子·對俗》:“生死有命,修短素定,非彼藥物,所能損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