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于涂炭的成語故事


坐于涂炭

拼音zuò yú tú tàn

基本解釋涂炭:比喻污濁的地方。坐在泥涂、炭灰上。比喻處于不干凈的環(huán)境,自身也被玷污。

出處戰(zhàn)國 鄒 孟軻《孟子 公孫丑上》:“立于惡人之朝,與惡人言,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?!?/p>


暫未找到成語坐于涂炭 的典故!
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

※ 與(坐于涂炭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
成語 歷史出處
歸心如箭 清 名教中人《好逑傳》第12回:“ 承長兄厚愛,本當領教,只是歸心似箭,今日立刻就要行了?!?/td>
以文亂法 《韓非子·五蠹》:“儒以文亂法,俠以武犯禁?!?/td>
老馬識途 先秦 韓非《韓非子 說林上》:“管仲、隰朋從于桓公伐孤竹,春往冬返,迷惑失道。管仲曰:‘老馬之智可用也。’乃放老馬而隨之。遂得道。”
五花大綁 李季《王貴與李香香》第二部二:“順著捆來橫著綁,五花大綁吊在二梁上。”
暈頭轉向 周而復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三部:“巧珠奶奶聽得暈頭轉向。完全出乎他的意料,兒子居然變了,而且變得這么快!”
匡亂反正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太史公自序》:“仲尼悼禮廢樂崩,追修經術,以達王道,匡亂世反之于正?!?/td>
算無遺策 《晉書 桓玄傳》:“自謂經略指授,算無遺策?!?/td>
目不轉睛 晉 楊泉《物理論》:“子義燃燭危坐通曉,目不轉睛,膝不移處。”
半路出家 《京本通俗小說 錯斬崔寧》:“先前讀書,后來看看不濟,卻去改業(yè)做生意。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。”
溢于言表 明 朱舜水《答安東守約書三十首》:“來書十讀,不忍釋手,真摯之情,溢于言表?!?/td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