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的成語故事


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

拼音xīng xīng zhī huǒ,kě yǐ liáo yuán

基本解釋一點點小火星可以燒掉大片原野。比喻開始時微小,但有遠大發(fā)展前途的新事物。

出處《尚書·盤庚上》:“若火之燎于原,不可向邇。”張鴻《續(xù)孽海花》第57回:“你不輕視了。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,不曉得怎么結(jié)局呢!”


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的典故

明朝時期,宰相張居正起用名將戚繼光練兵對付倭寇的侵略,起用潘季馴治理黃河水災。少數(shù)民族地區(qū)發(fā)生叛亂,他認為是貪官與無賴所為,起義軍的力量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,下令懲治貪官悍將,迅速平息了叛亂。

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

※ 與(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
成語 歷史出處
積不相能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吳漢傳》:“君與劉公積不相能,而信其虛淡,不為之備,終受制矣?!?/td>
物盡其用 馬烽《典型事例》:“這倒是人盡其才,物盡其用,兩全其美?!?/td>
殺手锏 艾煊《大江風雷》第四部:“他認為這是最后最厲害的殺手锏,這兩句話拋出去,可以使楊大新理屈詞窮,啞口無言。”
蝶粉蜂黃 唐·李商隱《酬崔八早梅有贈兼示之作》:“何處拂胸資蝶粉,幾時涂額藉蜂黃?!?/td>
到此為止 陳忠實《白鹿原》第16章:“兆海痛苦地嘆口氣:‘完了。到此為止。’”
化鴟為鳳 語出《后漢書·循吏傳·仇覽》:“時考城令河內(nèi)王渙,政尚嚴猛,聞覽以德化人,署為主簿。謂覽曰:‘主簿聞陳元之過,不罪而化之,得少鷹鹯之志邪?’覽曰:‘以為鷹鹯不若鸞鳳?!?/td>
行不顧言 戰(zhàn)國·鄒·孟軻《孟子·盡心下》:“言不顧行,行不顧言,則曰:古之人,古之人?!?/td>
白發(fā)蒼蒼 唐 韓愈《祭十二郎文》:“吾年未四十,而視茫茫,白發(fā)蒼蒼,而齒牙搖動?!?/td>
纏綿悱惻 晉 潘岳《寡婦賦》:“思纏綿以瞀亂兮,心摧傷以愴惻?!?/td>
常年累月 高云覽《小城春秋》第一章:“福建內(nèi)地常年累月鬧著兵禍、官災、綁票、械斗?!?/td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