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籍異財?shù)某烧Z故事


別籍異財

拼音bié jí yì cái

基本解釋指另立門戶,各蓄家產(chǎn)。

出處《唐律 戶婚》:“諸祖父母、父母在而子孫別籍異財者,徒三年。”


暫未找到成語別籍異財 的典故!
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

※ 與(別籍異財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
成語 歷史出處
窮年累世 《荀子 榮辱》:“然而窮年累世,不知不足,是人之情也?!?/td>
水至清則無魚 西漢 戴圣《大戴禮記 子張問入官》:“故水至清則無魚,人至察則無徒。”
章甫薦履 《文選 賈誼<吊屈原文>》:“章甫薦履,漸不可久兮?!?/td>
枝對葉比 唐獨(dú)孤及《檢校尚書吏部員外郎趙郡李公中集序》:“及其大壞也,儷偶章句,使枝對葉比,以八病四聲為梏拳,拳拳守之,如奉法令?!?/td>
陌路相逢 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傳》第八回:“我與你家小姐陌路相逢,欲言恩,恩深難言;欲言情,又無情可言?!?/td>
源源不斷 《孟子 萬章上》:“欲常常而見之,故源源而來。”
目不忍見 《廣東軍務(wù)記》:“真為目不忍見?!?/td>
知其不可而為之 《論語·憲問》:“子路宿于石門。晨門曰:‘奚自?’子路曰:‘自孔氏。’曰:‘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?’”
見危致命 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子罕》:“士見危致命,見得思義?!?/td>
凡事預(yù)則立,不預(yù)則廢 西漢 戴圣《禮記 中庸》:“凡事豫則立,不豫則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