杞國之憂的成語故事


杞國之憂

拼音qǐ guó zhī yōu

基本解釋同“杞人憂天”。

出處宋·岳珂《桯史·歲星之祥》:“士大夫皆有杞國之憂。”


暫未找到成語杞國之憂 的典故!
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

※ 與(杞國之憂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
成語 歷史出處
在此一舉 《史記·項羽本紀(jì)》:“國家安危,在此一舉?!?/td>
歌功頌德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周本紀(jì)》:“民皆歌樂之,頌其德?!?/td>
春風(fēng)化雨 先秦 孟軻《孟子 盡心上》:“有如時雨化之者?!?/td>
甕中之鱉 明 馮夢龍《警世通言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》:“孫富視十娘已為甕中之鱉,即命家童送那描金文具,安放在船頭之上。”
發(fā)綜指示 《史記·蕭相國世家》:“夫獵,追殺獸兔者狗也,而發(fā)蹤指示獸處者人也?!?/td>
犀牛望月 《關(guān)尹子 五鑒》:“譬如犀牛望月,月形入角,特因識生,始有月形,而彼真月,初不在角?!?/td>
先聲奪人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昭公二十一年》:“軍志有之:先人有奪人之心,后人有待其衰?!?/td>
直截了當(dāng)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:“紫芝妹妹嘴雖利害,好在心口如一,直截了當(dāng),倒是一個極爽快的。”
遁世離俗 《楚辭·九章·悲回風(fēng)》“望大河之洲渚兮,悲申徒之抗跡”漢·王逸注:“申徒狄也,遇暗君遁世離俗,自擁石赴河,故言抗跡也?!?/td>
群龍無首 《周易 乾》:“用九,見群龍,無首,吉?!?/td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