溫潤而澤的成語故事


溫潤而澤

拼音wēn rùn ér zé

基本解釋比喻人的態(tài)度、言語溫和柔順。

出處《禮記·聘義》:“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,溫潤而澤,仁也。”


暫未找到成語溫潤而澤 的典故!
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

※ 與(溫潤而澤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
成語 歷史出處
大惑不解 莊周《莊子 天地》:“大惑者,終身不解;大愚者,終身不靈?!?/td>
推三阻四 元 無名氏《鴛鴦被》第一折:“非是我推三、推三阻四;這事情應(yīng)難、應(yīng)難造次?!?/td>
止于至善 西漢 戴圣《禮記 大學》:“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于至善?!?/td>
漚沫槿艷 《太平廣記》第351卷:“某非獵食者,哀君情切,因來奉救。漚沫槿艷,不必多懷?!?/td>
時至運來 南朝 宋 顏延之《大筮箴》:“時至運來,當在三五。”
飽食暖衣 先秦 孟軻《孟子 滕文公上》:“人之有道也,飽食暖衣,逸居而無教,則近于禽獸?!?/td>
黃雀銜環(huán) 南朝·梁·吳均《續(xù)齊諧記》:“吾西王母使者,蒙君拯救,實感仁恩。今贈白環(huán)四枚,令君子孫潔白,位登三公,一如此環(huán)?!?/td>
不能自拔 《宋書 江夏王義恭傳》:“世祖前鋒至新亭,劭挾義恭出戰(zhàn),恒錄在左右,故不能自拔?!?/td>
赴湯蹈火 晉 稽康《與山巨源絕交書》:“長而見羈,則狂顧頓纓,赴湯蹈火?!?/td>
令人作嘔 梁遇春《黑暗》:“一面是令人作嘔的名士,一面是令人作嘔的俗物?!?/td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