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與人歸的成語故事


天與人歸

拼音tiān yǔ rén guī

基本解釋舊指帝王受命于天,并得到人民擁護。

出處先秦 孟軻《孟子 萬章上》:“‘然則舜有天下也,孰與之?’曰:‘天與之。’”


暫未找到成語天與人歸 的典故!
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

※ 與(天與人歸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
成語 歷史出處
肝髓流野 《舊唐書·蕭瑀傳》:“上奔播六年,中原之人,與賊肝髓流野,得復(fù)宗廟,遺老殘民聞輿馬音,流涕相歡?!?/td>
見風(fēng)是雨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第25回:“他們做都老爺?shù)模犚婏L(fēng)就是雨,皇上原許他風(fēng)聞奏事,說錯了又沒有不是的?!?/td>
說一不二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40回:“褚一官平日在他泰山眼前還有個東閃西挪,到了在他娘子跟前卻是從來說一不二?!?/td>
棟梁之材 南朝 梁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賞譽》:“庾子嵩目和嶠,森森如千丈松,雖磊砢有節(jié)目,施之大廈,有棟梁之用?!?/td>
來蹤去跡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16卷:“陸婆向來也曉得兒子些來蹤去跡,今番殺人一事,定有干涉,只是不敢問他,卻也懷著鬼胎。”
安于現(xiàn)狀 王朝聞《論鳳姐》第11章:“這樣的夢境,與我那不安于現(xiàn)狀又不能改變現(xiàn)狀的生活實際有關(guān)?!?/td>
時易世變 晉 魯褒《錢神論》:“當(dāng)今之急,何用清談?時易世變,古今異俗。”
目不忍見 《廣東軍務(wù)記》:“真為目不忍見。”
冠絕一時 《晉書·劉聰載記》:“十王習(xí)擊刺,猿臂善射,彎弓三百斤,膂力驍捷,冠絕一時。”
倒冠落佩 唐·杜牧《晚晴賦》:“倒冠落佩兮與世闊疏,敖敖兮真徇其愚而隱居者乎?!?/td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