茅廬三顧的成語故事


茅廬三顧

拼音máo lú sān gù

基本解釋見“草廬三顧”

出處元·無名氏《醉寫赤壁賦》第一折:“不肯去蘭省一朝登北闕,便想這茅廬三顧到南陽?!?/p>


茅廬三顧的典故

東漢末年,天下大亂,諸葛亮在隆中茅草房,自耕自食,但很有學(xué)問,人稱“臥龍先生”。徐庶給劉備推薦諸葛亮,劉備和關(guān)羽、張飛親自到臥龍岡拜見諸葛亮,前兩次都沒見到,第三次終于見到諸葛亮,誠心請諸葛亮出山。

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

※ 與(茅廬三顧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
成語 歷史出處
懸而未決 孫中山《救國之急務(wù)》:“已將一切問題決定,惟有如何處置國會一層,懸而未決?!?/td>
假公濟私 元 無名氏《陳州糶米》第一折:“他假公濟私,我怎肯和他干罷了也呵!”
多才多藝 《尚書 金滕》:“予仁若考,能多材多藝,能事鬼神。”
學(xué)以致用 李新《為有源頭活水來》:“要結(jié)合實際工作和革命斗爭的需要來學(xué),學(xué)以致用,并且勤學(xué)苦學(xué)?!?/td>
富貴不淫,威武不屈 清·方亨咸《邵村雜記·武風(fēng)子傳》:“其有道者歟?不然,何富貴不淫,威武不屈耶?”
顧后瞻前 《封神演義》第五三回:“你往我來,遭著兵刃命隨傾;顧后瞻前,錯了心神身不保。”
遺形藏志 漢·嚴遵《道德指歸論·上德不德》:“遺形藏志,與道相得?!?/td>
寧為雞口,不為牛后 《戰(zhàn)國策·韓策一》:“臣聞鄙語曰:‘寧為雞口,無為牛后?!翊笸跷髅娼槐鄱际虑?,何以異于牛后乎?”
遁入空門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五回:“看破的,遁入空門,我聽見,并不驚異?!?/td>
兢兢戰(zhàn)戰(zhàn) 元 無名氏《抱妝盒》第四折:“小儲君倒也安安穩(wěn)穩(wěn)守著妝盒做護身符,則是我陳琳兢兢戰(zhàn)戰(zhàn)抱著個天大悶葫蘆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