豆萁燃豆的成語故事


豆萁燃豆

拼音dòu qí rán dòu

基本解釋比喻兄弟相殘。

出處三國 魏 曹植《七步詩》:“煮豆燃豆萁,豆在釜中泣。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!?/p>


豆萁燃豆的典故

三國時期,魏文帝曹丕很妒忌兄弟曹植的才華,想找一個借口把他殺死,命令他在七步之內(nèi)作出一首詩,否則處死。曹植作詩:“煮豆持作羹,漉菽以為汁,萁在釜下然,豆在釜中泣。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!辈茇е缓觅H他去鎮(zhèn)守邊疆。

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

※ 與(豆萁燃豆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
成語 歷史出處
名山大川 《尚書 武成》:“底商之罪,告于皇天后土,所過名山大川。”
懸而未決 孫中山《救國之急務》:“已將一切問題決定,惟有如何處置國會一層,懸而未決。”
食不充口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35卷:“真是衣不遮身,食不充口,吃了早起的,無那晚夕的?!?/td>
順口溜 路遙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三卷第六章:“群眾中廣泛流傳的幾句順口溜形象地概括了眼下的形勢:上面放,下面望,中間有些頂門杠!”
青山綠水 宋 張端義《貴耳集》下卷:“在夷陵,青山綠水,日在目前,無復俗累?!?/td>
普天同慶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》:“皇子誕育,普天同慶,臣無勛焉,百猥頒厚賚?!?/td>
視微知著
功成名就 《墨子·修身》:“功成名遂,名譽不可虛假?!?/td>
流離轉(zhuǎn)徙 清 戴名世《周烈婦傳》:“與其婦翁皆賤業(yè),兩人流離轉(zhuǎn)徙者久之?!?/td>
衣錦還鄉(xiāng) 《南史 劉之遴傳》:“武帝謂曰:‘卿母年德并高,故會卿衣錦還鄉(xiāng),盡榮養(yǎng)之理?!?/td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