噬臍無及的成語故事


噬臍無及

拼音shì qí wú jí

基本解釋亦作“噬臍莫及”。自咬腹臍夠不著。比喻后悔不及。

出處唐·高彥休《唐闕史·盧相國指揮鎮(zhèn)州事》:“一失其機,噬臍無及?!?/p>


暫未找到成語噬臍無及 的典故!
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

※ 與(噬臍無及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
成語 歷史出處
日日夜夜 洪深《青龍?zhí)丁返诙唬骸斑@里,劉秀三日日夜夜的車水,車的暈倒在水車上?!?/td>
寸步不離 南朝 梁 任昉《述異記》:“夫妻相重,寸步不相離?!?/td>
飲水思源 北周 庾信《征調(diào)曲》:“落其實者思其樹,飲其流者懷其源?!?/td>
藏形匿影 《鄧析子 無厚》:“君者,藏形匿影,群下無私?!?/td>
暴取豪奪 宋 蘇軾《策斷上》:“國用不足,則加賦于民,加賦而不已,則凡暴取豪奪之法,不得不施于今之世矣?!?/td>
困而不學(xué) 《論語·季氏》:“生而知之者,上也;學(xué)而知之者,次也;困而學(xué)之,又其次也;困而不學(xué),民斯為下矣?!?/td>
詐奸不及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七回:“正在五岳樓下來,撞見個奸詐不及的,把娘子攔住了不肯放。”又第五十二回:“那廝帶將許多詐奸不及的三二十人,逕入家里,來宅子后看了,便要發(fā)遣我們出去,他要來住?!?/td>
自命不凡 清 淮陰百一居士《壺天錄》:“婁縣沈童者,年甫冠,習(xí)帖括,自命不凡,有太阿出匣遽化長虹之概?!?/td>
白發(fā)蒼蒼 唐 韓愈《祭十二郎文》:“吾年未四十,而視茫茫,白發(fā)蒼蒼,而齒牙搖動。”
黑不溜秋 梁實秋《喝茶》:“普洱茶,漆黑一團,據(jù)說也有綠色者,泡烹出來黑不溜秋,粵人喜之?!?/td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