扶危持顛的成語故事


扶危持顛

拼音fú wēi chí diān

基本解釋扶:幫助;持:握,把握;顛:倒,傾倒。指挽回處于危難中的國家或人。

出處唐 杜光庭《虬髯客傳》:“素驕貴,末年愈甚,無復知所負荷,扶危持顛?!?/p>


暫未找到成語扶危持顛 的典故!
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

※ 與(扶危持顛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
成語 歷史出處
吠影吠聲 清 梁啟超《管子傳》第一章:“而后之陋儒,并孟子之所以自信者而亦無之,乃反吠影吠聲。”
低聲下氣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95回:“這里只苦了襲人,在寶玉跟前低聲下氣的伏侍勸慰?!?/td>
一寸丹心 宋 楊萬里《誠齋集 卷十二 新除廣東常平之節(jié)感恩書懷》詩:“向來百煉今繞指,一寸丹心白日明。”
斬草除根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隱公六年》:“為國家者,見惡,如農夫之務去草焉……絕其本根,勿使能殖。”
浪跡江湖 宋 張君房《云笈七簽》第113卷:“某不能甘于寒苦,且浪跡江湖?!?/td>
畏縮不前 宋 魏泰《東軒筆錄》第七卷:“唐子方始彈張堯佐,與諫官皆上疏。及彈文公,,則吳奎畏縮不前,當時謂拽動陣腳?!?/td>
痛定思痛 唐 韓愈《與李翱書》:“今而思之,如痛定之人,思當痛之時,不知何能自處也?!?/td>
多才多藝 《尚書 金滕》:“予仁若考,能多材多藝,能事鬼神?!?/td>
鷗鳥不下 戰(zhàn)國 鄭 列御寇《列子 黃帝》:“海上之人好漚鳥者,每旦之海上,從漚鳥游,漚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……明日之海上,漚鳥舞而不下也?!?/td>
鶴立雞群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容止》:“有人語王戎曰:‘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群?!?/td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