舍短從長的成語故事


舍短從長

拼音shě duǎn cóng cháng

基本解釋舍:放棄;短:短處,缺點;長:長處,優(yōu)點。指舍棄其缺點,汲取其長處。

出處《舊五代史·梁書·太祖記》:“如或一言拔俗,一事出群,亦當舍短從長,隨才授任?!?/p>


暫未找到成語舍短從長 的典故!
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

※ 與(舍短從長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
成語 歷史出處
鳴鑼開道 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第99回:“大凡官府出街,一定是鳴鑼開道的?!?/td>
落落大方 清 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第69回:“杜雍卻不推辭,將通身換了,更覺落落大方?!?/td>
沒顛沒倒 元 李行道《灰闌記》第二折:“你兩個都不為年紀老,怎么的便這般沒顛沒倒,對官司不分個真假,辨?zhèn)€清濁?!?/td>
頤指氣使 唐 元稹《追封李遜母崔氏博陵郡太君制》:“今遜等有地千里,有祿萬鐘,頤指氣使,無不隨順,所不足者,其唯風樹寒泉之思乎!”
掃地出門 清 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84回:“有七八年的,也有三四年的,也有昨年的,也還有幾次利息還過的。要是清白掃地出門,總得兩千兩?!?/td>
同室操戈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鄭玄傳》:“康成入我室操吾矛以伐我乎?”
福無雙至,禍不單行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三十七回:“宋江聽罷,扯定兩個公人說道:“卻是苦也!正是‘福無雙至,禍不單行。’”
肝膽過人
化鴟為鳳 語出《后漢書·循吏傳·仇覽》:“時考城令河內(nèi)王渙,政尚嚴猛,聞覽以德化人,署為主簿。謂覽曰:‘主簿聞陳元之過,不罪而化之,得少鷹鹯之志邪?’覽曰:‘以為鷹鹯不若鸞鳳?!?/td>
忠臣不事二君,貞女不更二夫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田單列傳》:“忠臣不事二君,貞女不更二夫。齊王不聽吾諫,故退而耕子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