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巧若拙的成語故事
拼音dà qiǎo ruò zhuō
基本解釋真正靈巧的人;不自炫耀;表面上卻好像很笨拙。
出處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:“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辨若訥?!?/p>
春秋時期,著名的哲學(xué)家老子說:“最圓滿的好似欠缺,可是它的作用永不枯竭。最充實(shí)的好似空虛,可是它的作用永無終極。最正直的好似彎曲,最靈巧的好似笨拙,最好的口才好似不會辯說。疾走能戰(zhàn)勝寒冷,安靜能克服暑熱?!?/p>
大巧若拙的典故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大巧若拙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聾者之歌 | 《淮南子 原道》:“夫內(nèi)不開于中,而強(qiáng)學(xué)問者,不入于耳而不著于心,此何以異于聾者之歌也,效人為之而無以自樂也,聲出于口則越而散矣?!?/td> |
不僧不俗 |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 張廷秀逃生救父》:“倘一時沒眼色,配著個不僧不俗如醉如癡蠢物,豈不誤了終身?” |
敏而好學(xué) | 《論語·公冶長》:“子曰:‘敏而好學(xué),不恥下問,是以謂之文也。’” |
來蹤去跡 |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16卷:“陸婆向來也曉得兒子些來蹤去跡,今番殺人一事,定有干涉,只是不敢問他,卻也懷著鬼胎?!?/td> |
目不轉(zhuǎn)睛 | 晉 楊泉《物理論》:“子義燃燭危坐通曉,目不轉(zhuǎn)睛,膝不移處?!?/td> |
壽元無量 | 元·吳昌齡《東坡夢》第四折:“爇龍涎一炷透蒼穹,祝吾生壽元無量。” |
冠絕一時 | 《晉書·劉聰載記》:“十王習(xí)擊刺,猿臂善射,彎弓三百斤,膂力驍捷,冠絕一時。” |
不到黃河心不死 | 清 蔣士銓《空谷香 虎窮》:“我一路何等勸你,你這樣人,不到黃河心不死,還說什么親戚!” |
命與仇謀 | 唐·韓愈《進(jìn)學(xué)解》:“命與仇謀,取敗幾時?!?/td> |
連珠炮 |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54回:“高廉引了人馬,急去追趕,忽聽得山坡后連珠炮響,心中疑惑,便收轉(zhuǎn)人馬回來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