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思何慮的成語故事


何思何慮

拼音hé sī hé lǜ

基本解釋慮:憂。指沒有什么可思慮的。形容胸襟開闊或無所用心。

出處《周易·系辭》:“天下何思何慮,天下同歸而殊涂,一致而百慮?!?/p>


暫未找到成語何思何慮 的典故!
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

※ 與(何思何慮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
成語 歷史出處
青天霹靂 宋 釋惟白《續(xù)傳燈錄 南康軍云居宗振首座》:“我有一機直下示伊,青天霹靂,電卷星馳?!?/td>
綠林大盜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11回:“既作綠林大盜,便與那偷貓盜狗的不同?!?/td>
飽食終日,無所事事 呂振羽《簡明中國通史》第九章:“飽食終日,無所事事的地主階級,品質卻是最惡劣的。”
余波未平
源源不斷 《孟子 萬章上》:“欲常常而見之,故源源而來?!?/td>
野沒遺賢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20卷:“那爺爺圣武神文,英明仁孝,真?zhèn)€朝無幸位,野沒遺賢。”
神出鬼入 《淮南子 兵略訓》:“善者之動也,神出而鬼行?!?/td>
玉卮無當 先秦 韓非《韓非子 外儲說右上》:“今有白玉之卮而無當,有瓦卮而有當,君渴將何以飲?”
毀于一旦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竇融傳》:“百年累之,一朝毀之。”
暴取豪奪 宋 蘇軾《策斷上》:“國用不足,則加賦于民,加賦而不已,則凡暴取豪奪之法,不得不施于今之世矣?!?/td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