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簣之功的成語故事


一簣之功

拼音yī kuì zhī gōng

基本解釋簣:盛土的筐。指成功前的最后一筐土。比喻成功前的最后一份努力。

出處《王守仁全集》卷一 :“務收一簣之功,勿為九仞之棄?!?/p>


暫未找到成語一簣之功 的典故!
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

※ 與(一簣之功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
成語 歷史出處
全科人兒
經(jīng)邦論道 《隋書 李穆傳》:“臣日薄桑榆,位高軒冕,經(jīng)邦論道,自顧缺然?!?/td>
殺手锏 艾煊《大江風雷》第四部:“他認為這是最后最厲害的殺手锏,這兩句話拋出去,可以使楊大新理屈詞窮,啞口無言?!?/td>
暈頭轉(zhuǎn)向 周而復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三部:“巧珠奶奶聽得暈頭轉(zhuǎn)向。完全出乎他的意料,兒子居然變了,而且變得這么快!”
漏洞百出 姚雪垠《<歧路燈>序》:“我們從《歧路燈》中感到親切的部分往往不是道貌岸然的人物,而是各種世俗人物,同時也看出來封建禮教和制度的漏洞百出?!?/td>
肝膽欲碎
官僚主義 毛澤東《必須注意經(jīng)濟工作》:“第二,動員群眾的方式,不應該是官僚主義的。”
民不畏死 《老子》第七十四章:“民不畏死,奈何以死懼之。”
塵外孤標 《舊唐書·杜審權(quán)傳》:“沖碎孕靈岳之秀,精明含列宿之光,塵外孤標,閑云獨步。”
羽旄之美 戰(zhàn)國·鄒·孟軻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百姓聞王車馬之聲,見羽旄之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