振國之患的成語故事


振國之患

拼音zhèn guó zhī huàn

基本解釋振:拯救;患:災(zāi)難,禍患。拯救國家的禍息。

出處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陳丞相世家》:“常出奇計,救紛糾之雄,振國家之患?!?/p>


暫未找到成語振國之患 的典故!
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

※ 與(振國之患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
成語 歷史出處
抽薪止沸 北齊 魏收《為侯景叛移梁朝文》:“抽薪止沸,剪草除根?!?/td>
算無遺策 《晉書 桓玄傳》:“自謂經(jīng)略指授,算無遺策?!?/td>
反治其身
多情善感 唐·陸龜蒙《自遣詩三十首》:“多情善感自難忘,只有風(fēng)流共古長。”
暴取豪奪 宋 蘇軾《策斷上》:“國用不足,則加賦于民,加賦而不已,則凡暴取豪奪之法,不得不施于今之世矣?!?/td>
粗服亂頭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容止》:“裴令公有俊容儀,脫冠冕,粗服亂頭皆好。時人以為玉人。”
有血有肉 秦牧《藝海拾貝 核心》:“但是總覺得那種思想交鋒并不是有聲有色,有血有肉,語言獨特,激動人心的?!?/td>
休戚是同 《晉書·王導(dǎo)傳》:“吾與元規(guī)休戚是同,悠悠之談,宜絕智者之口?!?/td>
通俗易懂 鄧小平《躍進(jìn)中原的勝利形勢與今后的政策策略》:“這十六個字,通俗易懂?!?/td>
安閑自得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·蔡瑞虹忍辱報仇》:“不如在家安閑自在,快活過了日子,卻去討這樣煩惱吃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