舍本逐末的成語故事
![舍本逐末](/d/file/titlepic/chengyu4130.png)
拼音shě běn zhú mò
基本解釋拋棄根本的;而在小事上下功夫。
出處戰(zhàn)國 呂不韋《呂氏春秋 上農(nóng)》:“民舍本而事末則不令,不令則不可以守,不可以戰(zhàn)。民舍本而事末則其產(chǎn)約,其產(chǎn)約則輕遷徙,輕遷徙則國家有患,皆有遠(yuǎn)志,無有居心?!?/p>
戰(zhàn)國時,各個諸侯國之間經(jīng)常有使節(jié)往來。有一天,齊王派出了一名使者到趙國去問候趙威后。 齊王的這位使者沒有到過趙國,更沒見過趙威后。但他早就聽說趙威后是以為很賢德的往后,所以十分高興地接受了這一差事。他想,我作為齊國使者去向趙威后問安,趙威后一定會很高興。她一高興,說不定會賞賜一些貴重的小禮品。因此,他覺得此次出使趙國,還是一件十分難得的美差呢。 這個使者披星戴月,馬不停蹄,終于到了趙國國都邯鄲。 邯鄲,在齊王使者的想象中是十分美麗的:那雕梁畫棟的梳妝樓,那清水碧透的照眉池,那熱鬧非凡的市橋,那巍峨秀麗的叢臺……他聽人說過很多很多回,可就是沒有見過。因此,一路上盤算著,等辦完了公事,一定要好好地看看邯鄲,飽飽眼福。 到了邯鄲,他直奔趙王城,去問候趙威后。 趙威后果然不負(fù)賢名。當(dāng)齊王的使者被一位美麗的宮娥引進(jìn)后宮時,趙威后早已端坐在一個繡墩之上等候了。她一身威嚴(yán)正氣,滿臉的慈祥。 以禮拜見之后,齊王使者把隨身帶來的齊王親筆信呈給了趙威后。但不知怎的,那趙威后竟然沒有先去拆閱齊王的信,卻躬身問齊王使者道:“你們齊國今年的收成好嗎?” “好。”齊王使者答。 趙威后又問:“黎民百姓好嗎?” “好?!饼R王使者答。 趙威后再問:“齊王也很好嗎?” “也很好?!饼R王使者答。 齊王使者回答完問話,心里很不是滋味。他是個心直口快的人,心中想什么,便直接問出來:“尊敬的威后,我奉我國大王的旨意,專程向您來問安。照說,您若回問的話,也該先問候我們的大王??赡葐柕膮s是年景和百姓,您怎么把低賤的擺在了前頭,而把尊貴的放在了后面呢?” 趙威后笑著說:“話可不能這么說。我之所以先問年景和百姓,后問候你們大王,自有我的道理?!?/p> 齊王使者納悶地問:“什么道理?” 趙威后說道:“你想想看,假如沒有好年景,那黎民百姓靠什么活下去呢?假如沒有黎民百姓,又哪里有大王呢?所以說,我這樣問才合乎情理;不這樣問,便是舍本逐末。你說是不是這樣呢?” “這……”齊王的使者啞口無言了。 召見一結(jié)束,齊王的使者已經(jīng)沒有心情再去瀏覽邯鄲的美景,便直接回齊國去了。 在歸國的路上,齊王的使者一直覺得肩上沉甸甸的。雖說那趙威后什么禮品也沒有賜給他,可他并不認(rèn)為是空手而歸。他覺得,趙威后的那有關(guān)“舍本逐末”的幾句問候,比什么禮品都貴重。
舍本逐末的典故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舍本逐末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歸心如箭 | 清 名教中人《好逑傳》第12回:“ 承長兄厚愛,本當(dāng)領(lǐng)教,只是歸心似箭,今日立刻就要行了?!?/td> |
學(xué)貫中西 | 清·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第106回:“博了個熟識時務(wù),學(xué)貫中西的名氣?!?/td> |
飽食終日,無所事事 | 呂振羽《簡明中國通史》第九章:“飽食終日,無所事事的地主階級,品質(zhì)卻是最惡劣的?!?/td> |
歇斯底里 | 茅盾《嚴(yán)霜下的夢》:“我聽見女子的歇斯底里的喊叫,我仿佛看見許多狼,張開了鋸樣的尖嘴,在撕碎美麗的身體?!?/td> |
刻骨銘心 | 唐 李白《上安州李長史書》:“深荷王公之德,銘刻心骨?!?/td> |
回光反照 | 元 楊暹《劉行首》第三折:“陽臺霧鎖,楚岫云遮,棄死歸生,回光返照?!?/td> |
當(dāng)機立斷 | 漢 陳琳《答東阿王箋》:“秉青萍干將之器,拂鐘無聲,應(yīng)機立斷?!?/td> |
人心歸向 | 《晉書·熊遠(yuǎn)傳》:“人心所歸,惟道與義?!?/td> |
膽寒發(fā)豎 | 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·好及第惡登科》:“李少卿又曰操空弮,冒白刃,聞?wù)呙也荒懞l(fā)豎,永為子孫之戒?!?/td> |
仰屋著書 | 《梁書·南平元襄王偉傳》:“下官歷觀世人,多有不好歡樂,乃仰眠床上,看屋梁而著書。千秋萬歲,誰傳此者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