既往不咎的成語故事


既往不咎

拼音jì wǎng bù jiù

基本解釋既:已經;往:過去;咎:責備。已經過去的事不再追究責任。

出處先秦 孔子《論語 八佾》:“成事不說,遂事不諫,既往不咎?!?/p>


既往不咎的典故

春秋時期,魯哀公問孔子的弟子宰我用什么樹木制作土地神神主,宰我回答夏朝人用松木,殷代人用柏木,周代人用栗木,栗木就是讓人害怕??鬃勇牭竭@種回答十分不滿,責備宰我說:“成事不說,遂事不諫,既往不咎?!?/p>

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

※ 與(既往不咎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
成語 歷史出處
大公無私 清 龔自珍《論私》:“矜其同官曰:某甲可謂大公無私也已?!?/td>
綠林豪客 唐 李涉《井欄砂宿遇夜客》詩:“暮雨瀟瀟江上村,綠林豪客夜知聞。”
星霜屢移 唐 高適《為東平薛太守進王氏瑞詩表》:“星霜屢移,書奏仍闕?!?/td>
囊螢映雪 元 賈仲名《蕭淑蘭》第一折:“雖無汗馬眠霜苦,曾受囊螢映雪勞?!?/td>
自怨自艾 先秦 孟軻《孟子 萬章上》:“太甲悔過,自怨自艾,于桐處仁遷義?!?/td>
楊柳依依
拂袖而去 宋 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第12卷:“師云:‘侍者收取。’明拂袖而去?!?/td>
敏而好學 《論語·公冶長》:“子曰:‘敏而好學,不恥下問,是以謂之文也?!?/td>
藏形匿影 《鄧析子 無厚》:“君者,藏形匿影,群下無私?!?/td>
一哄而起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:“地方上百姓動了公憤,一哄而起?!?/td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