召之即來,揮之即去的成語故事


召之即來,揮之即去

拼音zhào zhī jí lái,huī zhī jí qù

基本解釋召:召喚。揮:擺手。手一召就來,手一擺就去。形容非常聽從指揮。

出處老舍《老舍自傳》第六章第五節(jié):“無關緊要的人物一律招之即來,揮之即去,毫不客氣?!?/p>


暫未找到成語召之即來,揮之即去 的典故!
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

※ 與(召之即來,揮之即去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
成語 歷史出處
不正之風 晉 葛洪《抱樸子 辯問》:“移不正之風,易流遁之俗?!?/td>
物盡其用 馬烽《典型事例》:“這倒是人盡其才,物盡其用,兩全其美?!?/td>
荒淫無恥 徐遲《狂歡之夜》:“在這座最莊嚴的城中,卻有著一群荒淫無恥的,丑態(tài)百出的,傷天害理的,窮兇極惡的衣冠禽獸?!?/td>
斷斷續(xù)續(xù) 清·褚人獲《隋唐演義》第34回:“只見水面上或一朵,或兩瓣,斷斷續(xù)續(xù),皆有桃花。”
功成名就 《墨子·修身》:“功成名遂,名譽不可虛假?!?/td>
成竹在胸 宋 蘇軾《文與可畫筼簹谷偃竹記》:“故畫竹,必先得成竹于胸中,執(zhí)筆熟視,乃見其所欲畫者,急起從之,振筆直遂?!?/td>
庖丁解牛 先秦 莊周《莊子 養(yǎng)生主》:“庖丁為文惠君解牛,手之所觸……”
巧上加巧
作賊心虛 宋 釋悟明《聯(lián)燈會要 重顯禪師》:“卻顧侍者云:‘適來有人看方丈么?’侍者云:‘有?!瘞熢疲骸髻\人心虛?!?/td>
不治之癥 魯迅《偽自由書 電的利弊》:“說先前身受此刑,苦痛不堪,辣汁流入肺臟及心,已成不治之癥,即釋放亦不免于死云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