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卑不亢的成語故事


不卑不亢

拼音bù bēi bù kàng

基本解釋卑:自卑;亢:高傲。既不自卑;也不高傲。也作“不亢不卑”。

出處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五三:“今天,他碰上了不怕他的人,他必須避免硬碰,而只想不卑不亢的多撈幾個錢?!?/p>


不卑不亢的典故

春秋末年齊國宰相晏嬰奉命出使楚國,楚王百般刁難他,先是讓他從小門進(jìn)城,然后說他是矮子,用最差的飯菜招待他,最后用兩個齊國囚犯來羞辱他,均被他的不卑不亢的態(tài)度及高超的外交才能所折服,結(jié)果楚王自取其辱。

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

※ 與(不卑不亢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
成語 歷史出處
迷而不反 晉 陳壽《三國志 魏志 鐘會傳》:“若偷安旦夕,迷而不反,大兵一發(fā),玉石皆碎?!?/td>
自暴自棄 先秦 孟軻《孟子 離婁上》:“自暴者,不可與有言也;自棄者,不可與有為也?!?/td>
經(jīng)文緯武 唐 許敬宗《定宗廟樂議》:“雖復(fù)圣跡神功,不可得而窺測,經(jīng)文緯武,敢有寄于名言?!?/td>
食不充口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35卷:“真是衣不遮身,食不充口,吃了早起的,無那晚夕的?!?/td>
鋪張浪費(fèi) 毛澤東《在中國共產(chǎn)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講話》:“要勤儉建國,反對鋪張浪費(fèi),提倡艱苦樸素,同甘共苦?!?/td>
干干脆脆 曹禺《雷雨》序:“魯大海自然要個硬性的人來演,口齒舉動不要拖泥帶水,干干脆脆地做下去?!?/td>
紫陌紅塵 唐·劉禹錫《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,戲贈看花諸君子》詩:“紫陌紅塵拂面來,無人不道看花回。玄都觀里桃千樹,盡是劉郎去后栽?!?/td>
存而不議 唐·獨(dú)孤及《仙掌銘并序》:“后代揭厲于玄蹤者,聆其風(fēng)而駭之,或謂詼詭不經(jīng),存而不議?!?/td>
雪兆豐年 清·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三回:“古人云:‘雪兆豐年’?!?/td>
算無遺策 《晉書 桓玄傳》:“自謂經(jīng)略指授,算無遺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