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暇自逸的成語故事


自暇自逸

拼音zì xiá zì yì

基本解釋暇:空閑,閑暇;逸:安樂,安閑。自己找空閑安逸。

出處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105回:“而乃自暇自逸,惟宮臺是飾,必有危亡之禍矣。”


暫未找到成語自暇自逸 的典故!
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

※ 與(自暇自逸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
成語 歷史出處
不正之風(fēng) 晉 葛洪《抱樸子 辯問》:“移不正之風(fēng),易流遁之俗?!?/td>
亦復(fù)如是 南朝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尤悔》:“劉琨善能招延,而拙于撫御,一日雖有數(shù)千人歸投,其逃散而去,亦復(fù)如此。所以卒無所建?!?/td>
嚴陣以待 宋 司馬光《資治通鑒 漢光武帝建武三年》:“甲辰,帝親勒六軍,嚴陣以待之?!?/td>
命中注定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:“這是我命中注定,該做他家的女婿?!?/td>
鴻鵠將至 先秦 孟軻《孟子 告子上》:“使奕秋誨二人奕,其一人專心致志,惟奕秋之為聽。一人雖聽之,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,思援弓繳而射之,雖與之俱學(xué),弗若之矣?!?/td>
取而代之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項羽本紀》:“秦始皇帝游會稽,渡浙江,梁與籍俱觀。籍曰:‘彼可取而代也?!?/td>
之死靡二 《宋史·忠義傳一》:“若敵王所愾,勇往無前,或銜命出疆,或授職守土,或寓官閑居,感激赴義,雖所處不同,論其捐軀徇節(jié),之死靡二,則皆為忠義之上者也?!?/td>
一場空 明·許仲琳《封神演義》第40回:“枉費心機空費力,雪消春水一場空。”
語短情長 袁鷹《悲歡·深深的懷念》:“‘人民,真是太偉大了!’這句語短情長的衷心贊嘆,我想,是足以代表所有長征戰(zhàn)士的心意的?!?/td>
時至運來 南朝 宋 顏延之《大筮箴》:“時至運來,當在三五?!?/td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