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成語詞典硁硁之見硁硁之見的意思
kēngkēngzhījiàn

硁硁之見



硁硁之見

意思解釋

基本解釋硁硁:淺陋而又固執(zhí)的樣子。堅持自己看法的謙詞。

出處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憲問》:“子擊磬于衛(wèi),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,曰:‘有心哉,擊磬乎!’既而曰:‘鄙哉!硁硁乎!莫己知也,斯已而已矣?!?/p>

例子清·袁枚《小倉山房尺牘》第21首:“此仆平日硁硁之見,如董生來,即以此言告之?!?/p>


基礎信息

拼音kēng kēng zhī jiàn

注音ㄎㄥ ㄎㄥ ㄓ ㄐ一ㄢˋ

繁體硁硁之見

感情硁硁之見是中性詞。

用法作主語、賓語;用于自謙。

近義詞硁硁之愚


字義分解

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

※ 硁硁之見的意思解釋、硁硁之見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。

相關成語


成語 解釋
進種善群 謂提高民族素質。
烏合之眾 合:聚合;眾;許多人。比喻臨時雜湊的、毫無組織紀律的一群人。
楊柳依依 楊柳:古詩文中楊柳通用,泛指柳樹。依依:輕柔的樣子。古人送行,折柳相贈,表示依依惜別。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別之情。
勞民傷財 勞民:使人民勞累;傷:耗費。既讓人民勞累受苦;又耗費了資財。指濫用人力物力;造成浪費。
謙受益,滿招損 謙:謙遜,虛心;受:得到;益:好處;滿:自滿,驕傲;招:招惹;損:損害。自滿會招致?lián)p失,謙虛可以得到好處。
大樹將軍 原指東漢馮異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將領。
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。
指天誓日 指著蒼天;對著太陽發(fā)誓。表示態(tài)度堅定或忠誠。
供不應求 供應不能滿足實際需要。供:供應。
凡事預則立,不預則廢 預:預先,指事先作好計劃或準備;立:成就;廢:敗壞。不論做什么事,事先有準備,就能得到成功,不然就會失敗。
禍國誤民 禍:禍害;誤:誤導,耽誤。指危害國家,誤導人民。
懸石程書 形容勤于政事。
抱恨黃泉 黃泉:人死埋葬的地下,指陰間。心懷遺憾離開人世,死有遺恨。
款學寡聞 形容學問淺、見識少。
生公說法 生公:晉末高僧竺道生,世稱生公。竺道生解說佛法,能使頑石點頭。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,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。
度德量力 度:衡量。衡量自己的品德;估計自己的能力。指辦事要充分考慮自己的威信和力量。
家破人亡 家園被毀;親人死亡。形容家庭慘遭不幸。
男大當婚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親成家。
饑不擇食 餓急了就顧不上選擇食物。比喻急需時顧不得選擇。
膽大心小 形容辦事果斷,考慮周密。
笑貌聲音 笑貌:表情;聲音:談吐。指人的言談、態(tài)度等。
了如指掌 了:了解;清楚。指掌:指手掌里的東西。形容對情況清楚得就像指點掌上的東西;給人看一樣。比喻對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。
駕輕就熟 駕:趕馬車;輕:指輕便的車;就:到;熟:熟悉的道路。駕著輕便的車走熟悉的路。比喻辦熟悉的事很容易。
舉足輕重 一挪動腳;就會影響兩邊的分量。原指一個實力強的人處于兩方之間;只要稍微偏向一方;就會打破均勢。比喻地位極其重要;足以左右全局。
屨及劍及 屨:鞋;及:趕上。形容人奮發(fā)興起,行動果斷迅速
平時不燒香,急來抱佛腳 諺語。原比喻平時不往來,遇有急難才去懇求。后多指平時沒有準備,臨時慌忙應付。
踉踉蹌蹌 走路歪歪斜斜的樣子。
顧影自憐 看著影子;自己憐惜自己。原形容孤獨失意;現(xiàn)有自我欣賞的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