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成語詞典口誅筆伐口誅筆伐的意思
kǒuzhū

口誅筆伐



口誅筆伐

意思解釋

基本解釋口:指言語;誅:責罰;筆:指文字。伐:征討。用言語和文字揭露或批判罪行。

出處明 汪廷訥《三祝記 同謫》:“他捐廉棄恥,向權(quán)門富貴貪求,全不知口誅筆伐是詩人句,隴上墦間識者羞?!?/p>

例子以魯迅為代表的中國新文化的先驅(qū)者們對封建主義文化毫不留情地展開了口誅筆伐。


基礎(chǔ)信息

拼音kǒu zhū bǐ fá

注音ㄎㄡˇ ㄓㄨ ㄅ一ˇ ㄈㄚˊ

繁體口誅筆伐

正音“伐”,不能讀作“dài”。

感情口誅筆伐是中性詞。

用法聯(lián)合式;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表示對壞人壞事的揭發(fā)與批評。

辨形“誅”,不能寫作“洙”;“伐”,不能寫作“代”。

近義詞大張撻伐

英語denounce by tongue and open

俄語казнить пером и словом

日語口頭であばき,文章で責める

德語etwas mündlich und schriftlich verurteilen


字義分解

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

※ 口誅筆伐的意思解釋、口誅筆伐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-在線查詢專業(yè)必備工具提供。

相關(guān)成語


成語 解釋
落落大方 落落:坦率開朗;舉止瀟灑自然。形容言談舉止自然大方;不拘謹。
流離瑣尾 比喻處境由順利轉(zhuǎn)為艱難。
轍鮒之急 轍鮒:陷在干涸車轍中的鯽魚。比喻因厄迫身。
枝對葉比 枝葉相對并列。比喻駢體文對偶句式。
清清楚楚 清晰明白有條理。
處之泰然 處:處理;對待;之:代詞。泰: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樣子。形容處理事情不慌不忙;沉著鎮(zhèn)定。也指對事情無動于衷。也作“泰然處之”。
弦外之響 比喻言外之意。
少壯不努力,老大徒傷悲 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(fā)圖強,到了老年,悲傷也沒用了。
鑿壁借光 鑿:挖。在墻上鑿一小孔,借鄰居的燈光讀書。形容家貧刻苦讀書。
敏而好學 敏:聰明。天姿聰明而且喜好學習。
來蹤去跡 蹤、跡:腳印。來去的蹤跡;指人、物的來歷或事物的前因后果。
飲水思源 喝水時想到水源。比喻不忘本。
貧賤不能移 不會因生活貧困,地位卑微而改變自己的志向。
離弦走板 比喻言行偏離公認的準則。
救經(jīng)引足 經(jīng):自縊,上吊;引:拉;救上吊的人卻去拉他的腳。比喻做的事與愿望相違背。
黑不溜秋 形容黑得很難看。
有目共睹 睹:看見。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見。形容極其明顯。
狹路相逢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;沒有地方可讓。后多用來指仇人相見;彼此都不肯輕易放過。
雷霆萬鈞 雷霆:暴雷;霹靂;鈞:古代的重量單位;一鈞合15公斤。形容威力極大;不可阻擋。
結(jié)纓伏劍 結(jié)纓:系上帽帶;伏劍:拔劍自刎。比喻為維護正義而獻身。
舞刀躍馬 揮舞刀槍,縱躍戰(zhàn)馬。比喻奮勇作戰(zhàn)。
坐觀垂釣者,徒有羨魚情 徒:空;羨:羨慕。坐著看那些釣魚的人,空自有羨慕魚兒的心情。指空想旁觀不如實干。
短壽促命 短命早死,要命。
汗馬功勞 汗馬:戰(zhàn)馬奔馳出汗。指將士立下戰(zhàn)功。后指對事業(yè)的辛勤貢獻。
才高七步 形容才思敏捷。
膽大心小 形容辦事果斷,考慮周密。
顧景慚形 看著身影,對自己的形體感到羞愧。謂自認不配享受某種榮譽、稱號等而感到慚愧。
天作之合 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結(jié)合。形容婚姻美滿稱心。也可用來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親密關(guān)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