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成語詞典悶嘴葫蘆悶嘴葫蘆的意思
mènzuǐ

悶嘴葫蘆



悶嘴葫蘆

意思解釋

基本解釋不愛說話的人。

出處李國文《冬天里的春天》第四章:“生氣地對這個不會喝酒,偏要喝酒的悶嘴葫蘆講:‘你可真出息,喝醉了給娘丟臉來啦!’”

例子熊召政《張居正》第一卷第14回:“梁師爺是個悶嘴葫蘆,雖然也偷偷摸摸做幾句詩,卻從不在人面前顯耀。”


基礎(chǔ)信息

拼音mèn zuǐ hú lú

注音ㄇㄣˋ ㄗㄨㄟˇ ㄏㄨˊ ㄌㄨˊ

繁體悶嘴葫蘆

感情悶嘴葫蘆是貶義詞。

用法作賓語;指不愛說話的人。

近義詞悶葫蘆、沒嘴葫蘆

反義詞多口阿師

英語silent person


字義分解

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

※ 悶嘴葫蘆的意思解釋、悶嘴葫蘆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。

成語接龍(順接)


相關(guān)成語


成語 解釋
一年被蛇咬,十年怕井繩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過苦頭,以后一碰到類似的事情就害怕。
燈蛾撲火 比喻自己找死。
訓(xùn)練有素 平時一直有訓(xùn)練。素:平時。
誅求無度 斂取、需索財賄沒有限度。
山雨欲來風(fēng)滿樓 比喻重大事件發(fā)生前的緊張情勢。
炙手可熱 炙:烤。熱得燙手。比喻氣焰盛;權(quán)勢大。
殺雞取卵 殺了雞取出雞蛋。比喻貪圖眼前的一點(diǎn)好處;而損害長遠(yuǎn)的利益。
年少無知 年紀(jì)小,不懂事。
餓虎吞羊 饑餓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。比喻迅猛貪婪。
半路出家 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離家去當(dāng)和尚、尼姑。不是從小而是年歲大點(diǎn)才去當(dāng)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學(xué)著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
經(jīng)緯天下 經(jīng),緯:治理。指治理國家。
取而代之 奪取別人的地位、權(quán)利而代替他。
惹事生非 招惹是非,引起爭端。
巧上加巧 指一時湊巧或指人更加靈巧。
倦鳥知還 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。比喻辭官后歸隱田園;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(xiāng)。
目眩心花 眩:眼花;花:模糊不清。眼花繚亂,心神迷亂。
本末倒置 本:樹根;比喻事物的根本;末:樹梢;比喻事物的枝節(jié);置:放置。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;重要的和不重要的;本質(zhì)的和非本質(zhì)的弄顛倒了。
妻兒老少 見“妻兒老小”。
兄弟鬩墻,外御其侮 鬩:爭吵;墻:門屏;御:抵御。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內(nèi)部雖有分歧,但能一致對外。
氣吞牛斗 牛:牽牛星。斗:北斗星。牛斗泛指星空。形容氣魄很大。
風(fēng)急浪高 形容風(fēng)浪很大。
龍爭虎斗 龍與虎之間的爭斗。形容斗爭或競賽十分激烈緊張。
歌舞升平 邊歌邊舞;慶祝太平;有粉飾太平的意思。含貶義。升平:太平。
風(fēng)虎云龍 虎嘯生風(fēng),龍起生云。指同類事物相互感應(yīng)。舊時也比喻圣主得賢臣,賢臣遇明君。
香火姻緣 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,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“香火因緣”。《北史·陸法和傳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,豈規(guī)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與主上有香火因緣,且主上應(yīng)有報至,故救援耳?!?/td>
斷織勸學(xué) 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(jī)上的線,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(xué)。后比喻勸勉學(xué)習(xí)。
似是而非 是:對;正確;非:不對;錯誤。好像是對的;實(shí)際上不對。指表面上相似;實(shí)際上不一樣。
念茲在茲 念:思念;記念;茲:此;這個。念念不忘某件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