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成語詞典威迫利誘威迫利誘的意思
wēiyòu

威迫利誘



威迫利誘

意思解釋

基本解釋既用暴力威脅、誘惑;又用名利強迫。指軟硬兼施。誘:誘惑。

出處宋 王灼《頤堂文集 卷三 李仲高石君堂》詩:“利誘威脅擬奪去,仲高誓死君之側(cè)?!?/p>

例子第二國際所屬的社會民主黨,在張伯倫、達(dá)拉第的威迫利誘之下,正在發(fā)生分化。(毛澤東《關(guān)于國際新形勢對新華日報記者的談話》)


基礎(chǔ)信息

拼音wēi pò lì yòu

注音ㄨㄟ ㄆㄛˋ ㄌ一ˋ 一ㄡˋ

繁體威迫利誘

正音“誘”,不能讀作“xiù”。

感情威迫利誘是貶義詞。

用法聯(lián)合式;作謂語;含貶義。

辨形“利”,不能寫作“力”。

近義詞軟硬兼施、威逼利誘

英語alternate intimidation and bribery

俄語угрозы и подкуп

德語Drohungen und Verlockungen(mit Zukkerbrot und Peitsche)


字義分解

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

※ 威迫利誘的意思解釋、威迫利誘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。

相關(guān)成語


成語 解釋
訓(xùn)練有素 平時一直有訓(xùn)練。素:平時。
前因后果 佛教講;先前種什么因;后來就結(jié)什么果;指事情發(fā)生的起因和它的結(jié)果。指事情的全部過程。
信及豚魚 及:達(dá)到;豚:小豬。信用及于小豬和魚那樣微賤的東西。比喻信用非常好。
惡衣惡食 惡:粗劣的。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。
樂道好古 以守道為樂,喜愛古制。
不僧不俗 僧:指和尚。指不三不四,不倫不類。
人心歸向 向:歸向,向往。指人民群眾所擁護的,向往的。
鼻青臉腫 鼻子發(fā)青,臉都腫起來,形容被打得很慘。
仰屋著書 仰:臉向上;著:寫。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。
算盡錙銖 算:計算;錙銖:舊制1兩=4錙,1兩=24銖,比喻極其微小的數(shù)量。極微小的數(shù)量也要算。指苛斂錢財。
下臨無地 臨:居高處朝向低處。從高往下看,望不見底。形容地勢極其陡峭。
揚威耀武 見“揚威曜武”。
大千世界 佛教用語。世界的千倍為小千世界;小千世界的千倍為中千世界;中千世界的千倍為大千世界。后泛指廣大無邊紛紜復(fù)雜的世界。
有權(quán)有勢 勢:地位和權(quán)力。既有權(quán)力,又有地位。
供不應(yīng)求 供應(yīng)不能滿足實際需要。供:供應(yīng)。
前腳后腳 比喻緊跟著。
作賊心虛 虛:怕。指做了壞事怕人知道,心里老是不安。
難上加難 難:不容易。形容極端的難度。
斷香零玉 比喻女子的尸骸。
國泰民安 泰:太平。國家太平;人民生活安定。
不能自拔 拔:擺脫。不能將自己拔出來。指陷進(jìn)很深的境地;難以使自己從中解脫出來。
煢煢孑立 孤獨無依的樣子。
戰(zhàn)天斗地 戰(zhàn)、斗:泛指斗爭。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氣慨。
牛刀小試 牛刀:宰牛的刀。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試驗。比喻有大本領(lǐng)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。
事與愿違 事實與愿望相反。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。
心煩意亂 心情煩躁;思緒紛亂。形容內(nèi)心煩悶焦躁。煩:煩躁;意:心緒;心思。
春去冬來 春天過去,冬天到來。形容時光流逝
離奇古怪 十分奇特少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