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受大走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輕打就忍受,重打就逃跑。儒家認為這是孝子受父母責(zé)罰時應(yīng)抱的態(tài)度。
出處三國 魏 王肅《孔子家語 六本》:“小棰則待過,大杖則逃走?!?/p>
例子清·蒲松齡《聊齋志異·馬介甫》:“小受大走,直將代孟母投梭?!?/p>
基礎(chǔ)信息
拼音xiǎo shòu dà zǒu
注音ㄒ一ㄠˇ ㄕㄡˋ ㄉㄚˋ ㄗㄡˇ
感情小受大走是中性詞。
用法聯(lián)合式;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人。
近義詞小杖則受,大杖則走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芒刺在背(意思解釋)
- 使心用腹(意思解釋)
- 綠林豪客(意思解釋)
- 壯氣吞牛(意思解釋)
- 老實巴交(意思解釋)
- 輪焉奐焉(意思解釋)
- 起兵動眾(意思解釋)
- 廣闊天地(意思解釋)
- 流離轉(zhuǎn)徙(意思解釋)
- 倒懸之危(意思解釋)
- 薄暮冥冥(意思解釋)
- 土木形骸(意思解釋)
- 官僚主義(意思解釋)
- 色中餓鬼(意思解釋)
- 大千世界(意思解釋)
- 公才公望(意思解釋)
- 死對頭(意思解釋)
- 文治武功(意思解釋)
- 分門別類(意思解釋)
- 春去冬來(意思解釋)
- 天下第一(意思解釋)
- 法不阿貴(意思解釋)
- 勤學(xué)苦練(意思解釋)
- 切樹倒根(意思解釋)
- 輕重緩急(意思解釋)
- 意料之外(意思解釋)
- 足不出門(意思解釋)
- 諸如此類(意思解釋)
※ 小受大走的意思解釋、小受大走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。
相關(guān)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論黃數(shù)白 | ①謂任意評論是非好壞。②點了黃金又數(shù)白銀。極言財富之多。 |
富貴驕人 | 富:有錢;貴:指有地位。有財有勢,盛氣凌人。 |
拂袖而去 | 拂袖:甩袖子;表示生氣。一甩袖子就走了。形容因言語不合很生氣。 |
材輕德薄 | 指才德疏淺。有時用為謙詞。 |
三人行,必有我?guī)?/a> | 三個人一起走路,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。指應(yīng)該不恥下問,虛心向別人學(xué)習(xí)。 |
不三不四 | 不像這也不像那。即不像樣子;不倫不類。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樣子。 |
止沸益薪 | 謂本欲止水沸騰,卻反而在鍋下加柴。喻所做與本來愿望相反。 |
餓虎吞羊 | 饑餓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。比喻迅猛貪婪。 |
取而代之 | 奪取別人的地位、權(quán)利而代替他。 |
不得而知 | 得:能夠。無從知道。 |
雞胸龜背 | 凸胸駝背。 |
囚首垢面 | 象監(jiān)獄里的犯人,好久沒有理發(fā)和洗臉。形容不注意清潔、修飾。 |
骨肉之親 | 骨肉:骨和肉,比喻至親;親:親愛。比喻父母、兄弟、子女之間相親相愛的關(guān)系。 |
罪上加罪 | 指罪惡更為嚴重。 |
赴湯蹈火 | 赴:去;走向;湯:開水;蹈:踩。投入沸水;踏上烈火。比喻奮不顧身;不避艱險。 |
不置可否 | 置:擱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說對;也不說不對。指不明確表態(tài)。也作“不加可否。” |
定國安邦 | 邦:國家。治理和保衛(wèi)國家,使國家安定穩(wěn)固。 |
輕重緩急 | 緩:慢;不急。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;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。 |
慮周藻密 | 藻:辭藻,措辭。密:縝密。思路嚴謹,措詞縝密??紤]周到,辭采細密。 |
半新不舊 | 半:二分之一。指不新不舊。 |
止戈興仁 | 止:停止。仁:仁政。停止戰(zhàn)爭,施行仁政。 |
憐香惜玉 | 憐、惜:愛護;愛憐;香、玉:比喻美女。比喻男子對美女的溫存、憐愛。 |
五花八門 | 原指五行陣和八門陣。這是古代兩種戰(zhàn)術(shù)變化很多的陣勢。比喻變化多端或花樣繁多。 |
搬弄是非 | 搬弄:挑撥;是非:指口舌紛爭。把別人的話搬來弄去;有意從中挑撥是非出來。 |
小巫見大巫 | 巫:舊時裝神弄鬼替人祈禱為職業(yè)的人。原意是小巫見到大巫,法術(shù)無可施展。后比喻相形之下,一個遠遠比不上另一個。 |
寒木春華 | 寒木不凋,春華吐艷。比喻各具特色。 |
援筆立就 | 一拿起筆瞬間就完成一篇文章。形容人文思敏捷。 |
濫用職權(quán) | 指過分地或非法地行使自己掌握的權(quán)力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