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成語詞典自得其樂自得其樂的意思

自得其樂



自得其樂

意思解釋

基本解釋自己從中得到樂趣。

出處宋 朱熹《朱子全書》:“如曾點浴沂風(fēng)雪,自得其樂?!?/p>

例子老頭兒有個老伴兒,帶一個伙計,就這么活著,倒也自得其樂。(朱自清《雜文遺集 蒙自雜記》)


基礎(chǔ)信息

拼音zì dé qí lè

注音ㄗˋ ㄉㄜˊ ㄑ一ˊ ㄌㄜˋ

繁體自得其樂

正音“樂”,不能讀作“yuè”。

感情自得其樂是褒義詞。

用法主謂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含褒義。

歇后語鋪蓋窩聽廣播;檳榔樹下彈琴

謎語獨奏曲

近義詞悠哉游哉、逍遙自在、悠閑自得

反義詞自作自受、自找苦吃、憂天憫人

英語find joy in one's own way

俄語находить развлечение(испывать внутренное удовлетворение)

法語content de son sort(se complaire à qch.)


字義分解

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

※ 自得其樂的意思解釋、自得其樂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。

相關(guān)成語


成語 解釋
輕而易舉 輕:輕松;舉:向上托。很輕松很容易地舉起來。形容做事情毫不費力。
貧賤不移 移:改變。不因生活貧困、社會地位低下而改變自己的志向。形容意志堅定。
火樹銀花 火樹:火紅的樹;指樹上掛滿燈彩;銀花:銀白色的花。指燈光閃亮;絢麗燦爛。
緣慳分淺 慳:欠缺。緣分欠缺。指與對方無緣相見
處之泰然 處:處理;對待;之:代詞。泰: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樣子。形容處理事情不慌不忙;沉著鎮(zhèn)定。也指對事情無動于衷。也作“泰然處之”。
進(jìn)本退末 本:根本;末:枝節(jié)。指重視根本、主要的東西,抑制直接、次要的。
天涯海角 天的邊緣;海的盡頭。形容非常偏僻遙遠(yuǎn)的地方。也指彼此相隔極遠(yuǎn)。涯:邊。
二八佳人 二八:指十六歲:佳人:美女。十五六歲的美女。
不僧不俗 僧:指和尚。指不三不四,不倫不類。
惜指失掌 惜:吝惜。因舍不得一個指頭而失掉一個手掌。比喻因小失大。
兵荒馬亂 兵、馬:指戰(zhàn)爭;荒:荒亂。指社會秩序極端不安定。形容戰(zhàn)時社會動蕩不安;混亂的情景。
不費吹灰之力 形容事情做起來非常容易,不花一點力氣。
同心合力 團(tuán)結(jié)一致,共同努力。
半吊子 膚淺的人。形容不通情理,說話隨便,舉止不沉穩(wěn)的人。
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。
下臨無地 臨:居高處朝向低處。從高往下看,望不見底。形容地勢極其陡峭。
東扶西倒 從這邊扶起,卻又倒向那邊。比喻顧此失彼。也形容壞習(xí)氣太多,糾正了這一點,那一點又冒頭了。
見危致命 見“見危授命”。
正人君子 舊時指正直;有道德的人物。現(xiàn)多用來諷刺假裝正經(jīng)的人。
款學(xué)寡聞 形容學(xué)問淺、見識少。
鈿合金釵 鈿盒和金釵,相傳為唐玄宗與楊貴妃定情之信物。泛指情人之間的信物。
胡子拉碴 形容滿臉胡子零亂不齊的樣子。
如癡如醉 形容神態(tài)失常,失去自制。
切樹倒根 比喻徹底。
屢試不爽 屢次試驗都不錯。
前仆后繼 仆:倒下;繼:跟上。前面的人倒下了;后面的緊跟上去。形容斗爭的英勇壯烈。
狂風(fēng)暴雨 大風(fēng)大雨。比喻聲勢猛烈或處境險惡。
滿面春風(fēng) 春風(fēng):春天溫暖的風(fēng)。本指春風(fēng)拂面;溫暖宜人?,F(xiàn)指心情喜悅;滿臉笑容。也用以形容和藹熱情的面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