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有關(guān)跳的成語

有關(guān)跳的成語

有關(guān)跳的成語共收錄40個
成語 解釋 出處
活蹦亂跳歡蹦亂跳。曹禺《日出》第四幕:“我一定可以把小東西還是活蹦亂跳地找回來?!?/td>
歡蹦亂跳形容青少年健康活潑、生命力旺盛的樣子。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32回:“勻出你們歡迸亂跳這倆去買瓦;留下房上滾下來的,合爐坑里掏出來的那倆,先把這院子破瓦揀開。”
跳梁小丑跳梁:即“跳踉”;跳來跳去;形容搗亂的樣子;小丑:卑鄙的小人。比喻猖狂搗亂而成不了大氣候的壞人。先秦 莊周《莊子 逍遙游》:“子獨不見貍牲乎,卑身而伏,以候敖者,東西跳梁,不避高下?!?/td>
心驚肉跳擔(dān)心災(zāi)禍臨頭;恐慌不安。形容心神不安;極其恐懼。跳:發(fā)抖。元 無名氏《爭報恩》:“不知怎么,這一會兒心驚肉戰(zhàn),這一雙好小腳兒再走也走不動了?!?/td>
暴跳如雷暴:急躁;發(fā)怒。蹦跳發(fā)怒;好像打雷一樣猛烈。清 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六回:“嚴(yán)貢生越發(fā)惱得暴跳如雷?!?/td>
肉跳神驚形容擔(dān)心禍?zhǔn)屡R頭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,十分害怕不安。同“肉跳心驚”。老舍《神拳》第三幕:“知縣肉跳神驚坐立不安?!?/td>
活蹦活跳活蹦亂跳。周而復(fù)《白求恩大夫》:“我的小孩子,一個能講能說,活蹦活跳的娃娃,死啦!”
蹦蹦跳跳精力充沛的充滿活力的樣子。老舍《正紅旗下》:“大黃狗馬上活躍起來,蹦蹦跳跳地跑前跑后。”
三尸暴跳形容人氣憤到極點。
跳在黃河洗不清比喻很難擺脫干系,避免嫌疑。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二十二回:“我何玉鳳這個心跡,大約說破了嘴也沒人信,跳在黃河也洗不清,可就完了我何玉鳳的身分了!”
跳到黃河洗不清比喻無法擺脫嫌疑。清·無名氏《劉公案》第27回:“武姑子也已全招認(rèn),你叫我跳到黃河洗不清?!?/td>
赴湯跳火赴:去,走向;湯:開水。沸水敢蹚,烈火敢跳。比喻奮不顧身,不避艱險。明·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88回:“小夫人說那里話!若肯在老爺前,抬舉小人一二,便消受不了。雖赴湯跳火,敢說不去?”
雞飛狗跳把雞嚇得飛起來,把狗嚇得到處亂跳。形容驚慌得亂成一團(tuán)。茅盾《鍛煉》:“然而陳克明卻在這里想象,一方面疑神疑鬼,又一方面畏懼怨恨所造成的雞飛狗跳、人人自危的情形?!?/td>
鯉魚跳龍門古代傳說黃河鯉魚跳過龍門,就會變化成龍。比喻中舉、升官等飛黃騰達(dá)之事。也比喻逆流前進(jìn),奮發(fā)向上。《埤雅 釋魚》:“俗說魚躍龍門,過而為龍,唯鯉或然?!?/td>
跑跑跳跳形容連跑帶跳,很活潑的樣子。柳青《創(chuàng)業(yè)史》第一部第二章:“她在小伙子們中間跑跑跳跳,說說笑笑,毫不拘束,毫不戒備?!?/td>
跳進(jìn)黃河洗不清比喻很難擺脫干系,避免嫌疑。同“跳在黃河洗不清”。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三卷第四十二章:“我不是擔(dān)心他被留在賊營,倒是擔(dān)心他帶著李瞎子和你妹妹給我的兩封書信,說不定還有什么貴重禮物,回來時被丁、楊二營的游騎抓去,使我跳進(jìn)黃河洗不清,豈不受冤枉的窩囊氣?”
上竄下跳比喻壞人上下奔走,四處活動。蔣子龍《一個工廠秘書的日記》:“上竄下跳,根據(jù)需要打出各種不同的旗號,把廠長的事情辦成?!?/td>
爆跳如雷指盛怒的樣子。《何典》第十回:“倒塔鬼爆跳如雷道:‘你只長他人志氣,滅自己威風(fēng)?!?/td>
上躥下跳比喻人上下奔走,四處活動。阿來《塵埃落定》第四章:“這東西足足有三四十斤,真不知道他有多大氣力,戴著它還能上躥下跳,仗劍作法?!?/td>
跳躍紙上活躍地顯現(xiàn)在紙上。形容描寫生動逼真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凡例》:“其面目精神,跳躍紙上,勃勃欲生,況加以優(yōu)孟摹擬乎?!?/td>
歡迸亂跳形容活潑、歡樂之極。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32回:“勻出你們歡迸亂跳這倆去買瓦,留下房上滾下來的合爐坑里掏出來的那倆先把這院子破瓦揀開。”
肉跳心驚形容擔(dān)心禍?zhǔn)屡R頭或遇到非??膳碌氖?,十分害怕不安。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101回:“鳳姐此時肉跳心驚,急急的向秋爽齋來?!?/td>
跳在黃河也洗不清
虎臥龍?zhí)?/a>形容字勢雄渾超逸。南朝 梁 袁昂《評書》:“王右軍書,字勢雄強,如龍?zhí)扉T,虎臥鳳閣,故歷代寶之,永以為訓(xùn)?!?/td>
狗急跳墻狗急了;能跳墻。比喻走投無路時;不顧一切、不擇手段地蠻干搗亂。《敦煌變文集 燕子賦》:“人急燒香,狗急驀墻。”
跳丸日月跳丸:跳動的彈丸。形容時間過得極快。唐·韓愈《秋懷》詩:“憂愁費晷景,日月如跳丸。”唐·杜牧《寄浙東韓乂評事》詩:“一笑五云溪上舟,跳丸日月十經(jīng)秋?!?/td>
眼跳心驚眼皮跳動,內(nèi)心驚恐。形容感到不安、害怕。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25卷:“好生奇怪,嚇得眼跳心驚,把個舌頭伸出,半晌還縮不進(jìn)去?!?/td>
虎跳龍拿拿:取。像老虎那樣跳躍,像龍那樣伸爪抓取。形容人身手敏捷或激烈搏斗。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18回:“就是他帳下那班奔走的健兒,也是一個個有……虎跳龍拿之技。”
連蹦帶跳精力充沛的充滿活力的樣子。清·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第24回:“他這驢一見,便將前蹄揚起,連蹦帶跳?!?/td>
龍?zhí)⑴P比喻文筆、書法縱逸雄勁。南朝 梁 袁昂《古今書評》:“蕭思話書走墨連綿,字勢屈強若龍?zhí)扉T,虎臥鳳閣?!?/td>
龍拿虎跳拿:抓,握。像龍抓東西、老虎跳躍一樣強勁有力。比喻筆勢遒勁奔放。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緣起首回:“龍驤軍,虎賁軍,用著他龍拿虎跳?!?/td>
小丑跳梁指起不了什么作用的壞人鬧事作亂。清 百一居士《壺天錄》中卷:“小丑跳梁,潢池弄兵,原屬常有之事?!?/td>
鮮蹦活跳謂魚、禽等亂蹦亂跳而有生氣。吳趨《姑蘇野史·秋風(fēng)江南話鱸魚》:“秋水茫茫,在水一方,一尾尾鮮蹦活跳的鱸魚,引來了多少美食之客。”
眼跳耳熱眼皮跳動,耳朵發(fā)熱。指內(nèi)心感到不安。《武王伐紂平話》中卷:“三日前甲申日,見此景祥,姬昌眼跳耳熱,心神不安?!?/td>
東竄西跳跳來跳去。
龍?zhí)⒎?/a>猶言龍騰虎臥。喻筆勢。太平天國·洪仁玕《軍次實錄》:“龍?zhí)⒎鼩w毫底,魚躍鳶飛入興么。”
日月跳丸跳丸:跳滾的彈丸。比喻時間過得很快。唐·韓愈《秋懷》詩:“憂愁費晷景,日月如跳丸?!?/td>
老魚跳波魚隨著樂聲跳躍。比喻音律精妙絕倫。唐·李賀《李憑箜篌引》:“夢入神仙教神嫗,老魚跳波瘦蛟舞?!?/td>
龍飛虎跳喻筆勢遒勁奔放。明·謝肇淛《五雜俎·人部》:“龍飛虎跳之喻,尚未足云,洵書中集大成手也。”
龍拏虎跳猶言龍爭虎斗。俞鍔《醉歌行》:“說霸爭王各不讓,龍拏虎跳旦復(fù)昏?!?/td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