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有關(guān)迎的成語

有關(guān)迎的成語

有關(guān)迎的成語共收錄44個
成語 解釋 出處
阿諛逢迎諂媚拍馬投合對方的心意;竭力向人討好。阿:迎合討好;諛:奉承諂媚。逢迎;主動迎合。宋 程頤《周易程氏傳》:“以臣于君言之:褐其忠誠,致其才力,乃顯其比君之道也,用之與否,在君而已,不可阿諛奉迎,求其比己也?!?/td>
倒屣相迎屣:鞋。古人家居脫鞋席地而坐,爭于迎客,將鞋穿倒。形容熱情歡迎賓客。晉 陳壽《三國志 魏志 王粲傳》:“貴重朝廷,常車騎填巷,賓客盈坐。聞粲在門,倒屣迎之?!?/td>
刃迎縷解比喻順利解決。唐 韓愈《貞曜先生墓志銘》:“及其為詩,劌目鉥心,刃迎縷解?!?/td>
來迎去送來者迎之,去者送之。五代 王仁?!堕_元天寶遺事 銷魂橋》:“長安東灞陵有橋,來迎去送皆至此橋,為離別之地,故人呼之‘銷魂橋’?!?/td>
迎頭趕上趕上最前頭的。瞿秋白《迎頭經(jīng)》:“這樣,所謂迎頭趕上和勿向后跟,都是不但見于經(jīng)典而且證諸實驗的真理了。”
迎刃而解碰著刀口就分開了。比喻事情容易處理;問題容易解決。《晉書 杜預傳》:“今兵威已振,譬如破竹,數(shù)節(jié)之后,皆迎刃而解。”
揣合逢迎揣:揣測,揣摩。現(xiàn)指揣摩、迎合權(quán)貴的心意,以謀求私利。清·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55回:“就是那貧賤儒生,又不過做的是些揣合逢迎的考校。”
善氣迎人善氣:和藹可親的態(tài)度。形容用和藹可親的態(tài)度對待人。《管子·心術(shù)下》:“善氣迎人,親如兄弟;惡氣迎人,害于戈兵。”
倒屣迎賓倒:逆;屣:鞋。倒穿著鞋急忙迎客。形容熱情待客。唐·楊炯《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》:“金友玉昆,良田廣宅,而能吐食下士,倒屣迎賓。”
兵來將迎,水來土堰指根據(jù)具體情況,采取靈活的對付辦法。元 高文秀《澠池會》楔子:“自古道兵來將迎,水來土堰,他若領(lǐng)兵前來,俺這里領(lǐng)兵與他交鋒。”
水送山迎欣賞風景,寄情山水。指旅途遙遠。唐·吳兢《富春》詩:“水送山迎入富春,一川如畫晚晴新。”
迎頭痛擊迎面給以狠狠地打擊。清 吳趼人《發(fā)財秘訣》第十回:“倘使此輩都是識事務(wù)熟兵機之員,外人擾我海疆時,迎頭痛擊,殺他個片甲不回?!?/td>
迎新棄舊謂離開舊夫,再嫁新君。
迎奸賣俏指賣弄姿色,誘人偷情。元·岳伯川《鐵拐李》第二折:“澆奠罷守定靈床哭少年,則落的兩淚漣漣,怕有一等迎奸賣俏俊官員,打一副金頭面,早忘了守三年?!?/td>
倒屣而迎倒:逆;屣:鞋。倒穿著鞋急忙迎客。形容熱情待客。宋·孫光憲《北夢瑣言》第五卷:“一日,曹往謁之,李倒屣而迎。”
迎新送舊①謂迎來新的,送走舊的。②特指妓女生涯。《漢書·王嘉傳》:“吏或居官數(shù)月而退,送故迎新,交錯道路?!?/td>
賓客迎門盈門:滿門??腿藬D滿門庭。形容家里客人非常多。《梁書 王暕傳》:“時文憲作宰,賓客盈門,見暕相謂曰:'公才公望,復在此矣。'
一迎一合迎:逢迎。迎合他人。元·無名氏《盆兒鬼》第二折:“也是你不合去殺人處,一迎一合?!?/td>
賣俏迎奸見“賣俏行奸”。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21回:“這閻婆惜被那張三小意兒百依百順,輕憐重惜,賣俏迎奸,引亂這婆娘的心?!?/td>
迎刃冰解同“迎刃而解”。宋·葉適《題張君所注佛書》:“至于要言微趣,人所難知,往往迎刃冰解。”
買笑迎歡見“買笑追歡”。《水滸傳》第八一回:“俺哥哥要見尊顏,非圖買笑迎歡,只是久聞娘子遭際今上,以此親自特來告訴衷曲?!?/td>
迎來送往走的歡送,來的歡迎。形容忙于交際應(yīng)酬。《莊子·山木》:“其送往而迎來,來者勿禁,往者勿止。”
迎新送故見“迎新送舊”。唐·元鎮(zhèn)《授馬總檢校刑部尚書天平軍節(jié)度使制》:“有迎新送故之困,朝令夕改之煩,自非有為而為,曷若且仍其舊?!?/td>
曲意逢迎違背自己心意討好別人。宋 葉紹翁《四朝見聞錄》:“如用兵之茉,不惟不能沮止,乃從而附合,曲意逢迎,貽害生民,恬不知恤。”
送去迎來見“送往迎來”。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郎顗傳》:“公府門巷,賓客填集,送去迎來,財貨無已?!?/td>
棄舊迎新丟棄舊人,迎接新人。謂愛情不專一。明·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第24卷:“想你見那男子棄舊迎新,你懷恨在心,藥死親夫,此情理或有之?!?/td>
迎風待月指男女秘密約會。唐 元稹《鶯鶯傳》:“待月西廂下,迎風戶半開,拂墻花影動,疑是玉人來?!?/td>
一迎一和一味迎合。元·無名氏《盆兒鬼》第二折:“也是你不合去殺人處,一迎一合?!?/td>
曲意迎合同“曲意逢迎”。清·鄭觀應(yīng)《盛世危言·吏治》:“又有一等巧于鉆營,專工窺探上司之性情嗜好,曲意迎合?!?/td>
曲意承迎同“曲意逢迎”。清·蒲松齡《聊齋志異·黃九郎》:“生曲意承迎,笑問所來?!?/td>
迎風招展形容旗子在風中飄蕩。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第14回:“只見五顏六色的旗子,迎風招展,挖云鑲邊的號褂,映日爭輝?!?/td>
曲意奉迎見“曲意逢迎”。清·采蘅子《蟲鳴漫錄》:“雖曲意奉迎,動輒得咎,人咸不平。”
迎風冒雪迎:對著,沖著。頂著寒風,冒著大雪。常形容旅途艱辛。明 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四十四回:“真?zhèn)€是迎風冒雪,戴月披星,行彀多時,又值早春天氣,但見三陽轉(zhuǎn)運,萬物生輝。”
迎刃而理比喻處理事情、解決問題很順利。同“迎刃而解”。清 周在浚《行述》:“濰,劇邑也,事繁叢弊,先大夫以書生受事,迎刃而理?!?/td>
迎神賽會舊俗把神像抬出廟來游行,并舉行祭會,以求消災賜福。元·杜仁杰《耍孩兒·莊家不識構(gòu)闌》套曲:“抬頭覷是個鐘樓模樣,往下覷卻是人旋窩。見幾個婦女向臺兒上坐,又不是迎神賽社,不住的擂鼓篩鑼。”
擁彗迎門擁:拿;彗:掃帚。拿著掃帚掃道路,在門前迎候貴客。指對來客非常尊敬。漢·荀悅《漢紀·高祖紀》:“后上朝太公,太公擁彗迎門,卻行欲拜?!?/td>
迎刃立解同“迎刃而解”。清·魏源《圣武記》第二卷:“茍官兵長驅(qū),則澧州、常德、湘陰迎刃立解,可以夾攻長沙?!?/td>
送故迎新舊指歡送卸任的官吏,迎接新來接替的官吏。后也用于一般人事往來。東漢 班固《漢書 王嘉傳》:“吏或居官數(shù)月而退,送故迎新,交錯道路。”
迎刃以解同“迎刃而解”。《中國近代文論選·論科學之發(fā)達可以辟舊小說之荒謬思想》:“準此推之,以真理詰幻狀,以實驗搗虛情,雖舉國若狂,萬人同夢,而迎刃以解,渙然冰消?!?/td>
送往迎來走的歡送,來的歡迎。形容忙于交際應(yīng)酬。西漢 戴圣《禮記 中庸》:“送往迎來,嘉善而矜不能,所以柔遠他?!?/td>
迎門請盜典出《后漢書·趙咨傳》:“咨少孤,有孝行……盜嘗夜往劫之,咨恐母驚懼,乃先至門迎盜,因請為設(shè)食。”后以“迎門請盜”比喻至孝。典出《后漢書·趙咨傳》:“咨少孤,有孝行……盜嘗夜往劫之,咨恐母驚懼,乃先至門迎盜,因請為設(shè)食。”
迎意承旨旨:意圖。善于迎合,順承受別人的心意。《新五代史·唐莊宗神閔敬皇后劉氏傳》:“劉氏多智,善迎意承旨,其他嬪御莫得進見。”
靦面相迎靦面:面帶愧色。帶著羞愧的樣子去迎人。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27回:“那呆子放下釘耙,整整直裰,擺擺搖搖,充作個斯文氣象,一直的靦面相迎。”
送舊迎新舊:原來的;從前的。原指送舊官;迎新官。泛指一般的送走舊的;迎接新的。宋 楊萬里《宿城外張氏莊早起入城》:“送舊迎新也辛苦,一番辛苦兩年閑?!?/td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