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有關(guān)堂的成語

有關(guān)堂的成語

因篇幅關(guān)系,堂的成語只列出前 60個
成語 解釋 出處
不登大雅之堂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、“粗俗”的事物(多指文藝作品)。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一回:“這部評話,原是不登大雅之堂的?!?/td>
堂堂一表形容身材魁偉,相貌出眾。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十七回:“爹娘生下灑家,堂堂一表,凜凜一軀,自小學(xué)成十八般武藝在身,終不成只這般休了!”
打退堂鼓退堂: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問事完畢。封建官吏在退堂前;差役要打退堂鼓;表示停止辦公或?qū)徖戆讣Y(jié)束?,F(xiàn)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時中途退出。也比喻遇到困難或問題時;向后退縮。元 關(guān)漢卿《竇娥冤》第二折:“左右,打散堂鼓,將馬來,回私宅去也。”
歡聚一堂歡樂地聚集在一起。鄧小平《在中國文學(xué)藝術(shù)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的祝詞》:“今天,我國各民族的文學(xué)家、戲劇家、美術(shù)家、音樂家……文藝工作者的代表歡聚一堂?!?/td>
金玉滿堂金、玉:黃金和美玉。指黃金寶石滿堂都是。形容財富之多。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學(xué)。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第九章:“金玉滿堂,莫之能守。”
燕雀處堂處:居?。惶茫禾梦?。燕雀住在堂上。比喻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。也比喻大禍臨頭而自己不知道。漢 孔鮒《孔叢子 論勢》:“燕雀處屋,子母相哺,煦煦焉其相樂也,自以為安矣;灶突炎上,棟宇將焚,燕雀顏色不變,不知禍之將及也?!?/td>
堂而皇之形容公然毫不隱諱地(多含貶義)。魯迅《花邊文學(xué) “莎士比亞”》:“末一句是客氣話,贊成施先生的其實并不少,要不然,能堂而皇之的在雜志上發(fā)表嗎?”
大雅之堂高雅的廳堂。比喻高的要求;完美的境界。清 袁枚《與陳刺史虛齋》:“未登大雅之堂,還望刺史陶冶而成全之?!?/td>
對簿公堂簿:文狀、起訴書之類;對簿:受審問;公堂:舊指官吏審理案件的地方。在法庭上受審問。《史記·李將軍列傳》:“大將軍使長史急責(zé)廣之幕府對簿?!?/td>
富麗堂皇富麗:華麗。堂皇:雄偉;盛大。豪華美麗、雄偉壯大。形容建筑物的宏偉壯麗;場面的盛大豪華。也形容詩文辭藻華麗。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34回:“只見當(dāng)朝圣人出的三個富麗堂皇的題目,想著自然要取幾篇筆歌墨舞的文章。”
貧賤之交不可忘,糟糠之妻不下堂貧賤之交:貧困時的知心朋友;糟糠:酒糟和糠麩。富貴時不要忘記貧賤時的朋友,不要拋棄共同患難過的妻子。《南齊書·劉悛傳》:“后悛從駕登蔣山,上數(shù)嘆曰:‘貧賤之交不可忘,糟糠之妻不下堂。’顧謂悛曰:‘此況卿也?!?/td>
滿堂灌一種填鴨式的教學(xué)方法。教師主觀地將眾多的教學(xué)內(nèi)容在課堂上向?qū)W生灌輸。
貧賤之知不可忘,糟糠之妻不下堂貧賤之知:貧困時的知心朋友;糟糠:酒糟和糠麩。富貴時不要忘記貧賤時的朋友,不要拋棄共同患難過的妻子。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宋弘傳》:“臣聞貧賤之知不可忘,糟糠之妻不下堂?!?/td>
相貌堂堂形容人的儀表端正魁梧。明 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五十四回:“御弟相貌堂堂,豐姿英俊,誠是天朝上國之男兒,南贍中華之人物。”
冠冕堂皇冠冕:古代帝王、官員的禮帽;堂皇:氣派非凡。形容看起來莊重體面、光明正大的樣子。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第56回:“有一些老一輩人見他話說得冠冕堂皇,都說,某人雖有嗜好,尚還有自愛之心?!?/td>
玉堂金門玉堂:漢代殿名;金門:漢代宮門名。指翰林院。比喻高官顯爵。漢·荀悅《漢紀(jì)·成章紀(jì)》:“玉堂金門至尊之居,陰盛而滅陽,竊有宮室之象,玉氏之應(yīng)?!?/td>
直入公堂比喻言行直截了當(dāng),不繞彎子。老舍《駱駝祥子》九:“可是,咱們就這么直入公堂的去說,還是不行?!庇帧端氖劳谩菲撸骸暗竭@幾家去!別直入公堂的跟人家求事,明白嗎?要順口答應(yīng)的探聽有什么路子可走!”
滿堂紅比喻各方面都取得好成績或到處都很興旺。明·洪楩《清平山堂話本·快嘴李翠蓮記》:“紅紙牌兒在當(dāng)中,點著幾對滿堂紅?!?/td>
堂堂正正原指軍隊陣容盛大。后形容光明正大。堂堂:強大威武;正正:整齊。先秦 孫武《孫子 軍爭》:“無邀正正之旗,勿擊堂堂之陳,此治變者也?!?/td>
哄堂大笑指滿屋子人一起大笑起來。宋 歐陽修《歸田錄》第一卷:“馮徐舉其右足曰:‘此亦九百。’于是烘堂大笑。”
堂皇富麗堂皇:盛大,雄偉;富麗:華麗。形容房屋宏偉豪華。也形容詩文詞藻華麗。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十四回:“連忙燈下一看,只見當(dāng)朝圣人出的是三個富麗堂皇的題目?!?/td>
登堂入室堂:古代宮室的前廳;室:古代宮里的后屋。登上廳堂;再進(jìn)入內(nèi)室。比喻學(xué)問或技能由淺入深;循序漸進(jìn);達(dá)到了高深的地步。也作“升堂入室”。宋 吳坰《五總志》:“如徐師川、余荀龍、洪玉父昆弟、歐陽元老,皆黃門登堂入室者,實自足以名家。”
儀表堂堂儀表:人的外表;風(fēng)度;堂堂:儀容莊嚴(yán)大方的樣子。形容人的容貌端正。風(fēng)度威嚴(yán)。郭沫若《蔡文姬》第二幕:“曹丞相魁梧奇?zhèn)?,儀表堂堂?!?/td>
烘堂大笑唐代御史有臺院、殿院、察院之分,由臺院一名年資最高者主雜事,謂之“雜端”;凡公堂會食,都不談笑,如雜端先笑,則三院之人隨之大笑,謂之“烘堂”。見唐趙璘《因話錄·征》。后因以“烘堂大笑”形容滿屋的人同時大笑。唐代御史有臺院、殿院、察院之分,由臺院一名年資最高者主雜事,謂之“雜端”;凡公堂會食,都不談笑,如雜端先笑,則三院之人隨之大笑,謂之“烘堂”。見唐趙璘《因話錄·征》。
一貌堂堂堂堂:莊重大方。一副莊重大方的相貌。明·無名氏《鳴鳳記·陸姑救易》:“我見他一貌堂堂,必然高貴?!?/td>
堂皇正大形容言行光明公正,不偏不倚。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三十四回:“寶玉又聽寶釵這一番話,半是堂皇正大,半是體貼自己的私心,更覺比先心動神移。”
樓堂館所樓:高樓大廈;堂:殿堂;館:賓館;所:處所。泛指一切高檔建筑物。鄧小平《軍隊整頓的任務(wù)》:“有的部隊請客送禮,修建樓堂館所?!?/td>
濟濟一堂濟濟:人多的樣子;堂:大廳。形容很多的人匯聚在一起。清 歸莊《靜觀樓講義序》:“今也名賢秀士,濟濟一堂,大義正言,洋洋盈耳。”
不能登大雅之堂形容不夠文雅。
轟堂大笑形容滿屋子的人同時放聲大笑。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十三回:“安公子小夫妻以至那些媳婦丫頭們聽了,只管不敢笑,也由不得轟堂大笑起來?!?/td>
家累千金,坐不垂堂指家財富有的人常自珍愛,不自蹈險地。《漢書 司馬相如傳下》:“蓋明者遠(yuǎn)見于未萌,而知者避危于無形,禍固多藏于隱微而發(fā)于人之所忽者也。故鄙諺曰:‘家累千金,坐不垂堂’,此言雖小,可以喻大?!?/td>
正正堂堂形容正大光明。《孫子·軍爭》:“無要正正之旗,勿擊堂堂之陣。”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十回:“人家的話正正堂堂,料著一時駁不倒?!?/td>
天堂地獄原為佛家語。指善人死后升入天堂,惡人死后墮入地獄。佛家用以勸善懲惡。后常用以比喻幸福和凄苦兩種截然相反的生活境遇。《宋書·天竺迦毘黎國傳》:“且要天堂以就善,曷若服義而蹈道;懼地獄以敕身,孰與從理以端心。”
青堂瓦舍堂:高大的屋子。青灰磚砌的堂屋,灰瓦蓋頂?shù)淖》俊V复笸叻俊?/td>明 李開先《寶劍記》第十四出:“你在這青堂瓦舍里坐著,到也自在,你這等涎皮賴臉的,俺管監(jiān)的吃風(fēng)!”
玉堂人物泛指顯貴的文士。金·元好問《息軒秋江捕魚圖》詩之三:“玉堂人物今何在,紙尾題詩一慨然?!?/td>
虛堂懸鏡舊時比喻地方官廉明公正。《宋史 陳良翰傳》:“無術(shù),第公此心如虛堂懸鏡耳。”
群言堂能發(fā)揚民主作風(fēng),讓人講話,傾聽群眾意見的場所
亮亮堂堂指光線很明亮。路遙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一卷第24章:“但少安媽收拾的湯清水利,亮亮堂堂的,這現(xiàn)在完全成了個黑山水洞!”
高堂廣廈廈:高大的房屋。指高大豪華的房屋建筑。明·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一回:“高堂廣廈,玉宇瓊樓,是墳山上起得的享堂。”
堂皇冠冕形容表面上莊嚴(yán)或正大的樣子。清·薛雪《一瓢詩話》四八:“人言應(yīng)制、早朝等詩,從無佳作,非也。此等詩竟將堂皇冠冕之字。累成善誦善禱之辭,獻(xiàn)諛呈媚,豈有佳作?”
肯堂肯構(gòu)堂:立堂基;構(gòu):蓋屋。原意是兒子連房屋的地基都不肯做,哪里還談得上肯蓋房子。后反其意而用之,比喻兒子能繼承父親的事業(yè)。《尚書 大浩》:“若考作室,既底法,厥子乃弗肯堂,矧肯構(gòu)?”孔傳:“以作室喻政治也,父已致法,子乃不肯為堂基,況肯構(gòu)立屋乎?”
堂哉皇哉猶堂而皇之。清·吳研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第七十八回:“他有了這個引子,就格外的打點,格外的應(yīng)酬,不到半年便放了海關(guān)道,堂哉皇哉的帶了家眷,出京赴任?!?/td>
處堂燕雀比喻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。也比喻大禍臨頭而自己不知道。《孔叢子·論勢》:“燕雀處屋,子母安哺,煦煦焉其相樂也,自以為安矣;灶突炎上,棟宇將焚,燕雀顏色不變,不知禍之將及也?!?/td>
池魚堂燕比喻無辜受禍。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歸山》:“俺來此攜琴訪友,并不曾流連夜曉。無端的池魚堂燕一時燒?!?/td>
金馬玉堂金馬:漢代的金馬門,是學(xué)士待詔的地方;玉堂:玉堂殿,供侍詔學(xué)士議事的地方。舊指翰林院或翰林學(xué)士。漢 揚雄《解嘲》:“今吾子幸得遭明盛之世,處不諱之朝,與群賢同行,歷金門上玉堂有日矣,曾不能畫一奇,出一策,上說人主,下談公卿?!?/td>
上有天堂,下有蘇杭指蘇州、杭州比天堂還要美好。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114回:“從來江山秀麗,人物奢華,所以相傳道:‘上有天堂,下有蘇杭?!?/td>
堂上一呼,階下百諾諾:答應(yīng)。堂上一聲呼喚,階下齊聲答應(yīng)。多形容舊時豪門權(quán)貴威勢烜赫,侍從和奉承的人很多。《呂氏春秋·過理》:“宋王大悅,飲酒室中。有呼萬歲者,堂上盡應(yīng);堂上已應(yīng),堂下盡應(yīng)。門外庭中聞之,莫敢不應(yīng)?!?/td>
堂堂之陣堂堂:盛大的樣子。軍容壯大的陣勢。春秋·齊·孫武《孫子·軍爭》:“無邀正正之旗,勿擊堂堂之陳,此治變者也?!?/td>
肯構(gòu)肯堂堂:立堂基;構(gòu):蓋屋。原意是兒子連房屋的地基都不肯做,哪里還談得上肯蓋房子。后反其意而用之,比喻兒子能繼承父親的事業(yè)。《尚書 大誥》:“以作室喻治政也。父已致法,子乃不肯為堂基,況肯構(gòu)主屋乎?”
千金之子,坐不垂堂垂堂:靠近屋檐的地方。家有千金的人不在屋檐下停留。形容有錢人非??粗凶约旱纳眢w。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袁盎晁錯列傳》:“臣聞千金之子,坐不垂堂?!?/td>
糟糠之妻不下堂指貧賤時共患難的妻子,今也用來謙稱自己的妻子。(1)用以指稱與共患難的妻子。
(2)用以謙稱自己的妻子。糟糠,酒渣及穀皮,指粗劣的食物。糟:酒渣??罚汗绕?。貧窮時,與自己共嘗糟糠的妻子。
《后漢書 宋弘傳》:“臣聞貧賤之知不可忘,糟糠之妻不下堂。”
一表堂堂形容儀表堂皇。郭沫若《南冠草》第二幕:“智含是死了,端哥小弟是結(jié)了婚的人,像你這樣一表堂堂的大和尚,誰個不高興你呢?”又《蔡文姬》第二幕:“是說曹丞相魁梧奇?zhèn)ィ槐硖锰??!?/td>
一言堂舊時商店表示不二價的匾?,F(xiàn)比喻領(lǐng)導(dǎo)缺乏民主作風(fēng),獨斷專行,一個人說了算。鄧小平《黨和國家領(lǐng)導(dǎo)制度的改革》:“黨和國家的民主生活逐漸不正常,一言堂、個人決定重大問題、個人崇拜、個人凌駕于組織之上一類家長制現(xiàn)象,不斷滋長?!?/td>
廉遠(yuǎn)堂高指天子居于百官之上,其尊嚴(yán)不可企及。舊比喻帝王尊嚴(yán)。東漢 班固《漢書 賈誼傳》:“人主之尊譬如堂,群臣如陛,眾庶如地。故陛九級上,廉遠(yuǎn)地,則堂高;陛亡級,廉近地,則堂卑。高者難攀,卑者易陵,理勢然也?!?/td>
人間天堂指人世間極美好的地方。曹靖華《憑吊“新處女”》:“山外云山天外天,人間天堂——共產(chǎn)主義樂園呵,到明天一定要實現(xiàn)!”
怡堂燕雀怡:安適。小鳥住在安適的堂屋里。比喻身處險境也不自知的人。明·程登吉《幼學(xué)瓊林》第四卷:“怡堂燕雀,不知后炎;甕里醯雞,安有廣見。”
玉堂金馬玉堂:漢代殿名;金馬:漢代宮門名,也稱“金門”。舊時比喻才學(xué)優(yōu)異而富貴顯達(dá)。漢·揚雄《解嘲》:“今子幸得遭明圣之世,處不諱之朝,與群賢同行,歷金門,上玉堂有日矣。”
明堂正道猶明公正氣。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16回:“溫柔安靜,差不多的主子姑娘還跟不上他,才擺酒請客的費事,明堂正道的給他做了屋里人?!?/td>
處堂燕鵲比喻居安忘危的人。戰(zhàn)國 呂不韋《呂氏春秋》:“燕雀處一屋之下,子母相哺,煦煦然其相樂也,自以為安矣。灶突決,火上,棟宇將焚,燕雀顏色不變,不知禍將及也?!?/td>
升堂入室古代宮室,前為堂,后為室。比喻學(xué)識或技能由淺入深,循序漸進(jìn),逐步達(dá)到很高的成就。先秦 孔子《論語 先進(jìn)》:“由也升堂矣,未入于室也?!?/td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