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 |
解釋 |
出處 |
十羊九牧 | 十頭羊倒用九個人放牧。比喻官多民少,賦稅剝削很重。也比喻使令不一,無所適從。 | 《隋書 楊尚希傳》:“所謂民少官多,十羊九牧。” |
卑以自牧 | 指以謙卑自守。 | 語出《易 謙》:“謙謙君子,卑以自牧也。”王弼注:“牧,養(yǎng)也?!备吆嘧ⅲ骸坝嘀^牧猶守也,卑以自牧謂以謙卑自守也?!?/td> |
牧豕聽經 | 一面放豬,一面聽講。比喻求學努力。 | 《后漢書·承宮傳》:“少孤,年八歲為人牧豕。鄉(xiāng)里徐子盛者,以《春秋經》授諸生數(shù)百人,宮過息廬下,樂其業(yè),因就聽經,遂請留門下,為諸生拾薪?!?/td> |
蘇武牧羊 | 蘇武:漢朝時人。蘇武寧死不屈情愿牧羊也不投降匈奴。 | 清·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第38回:“他取筆就畫了一幅蘇武牧羊,畫了又要我題?!?/td> |
犢牧采薪 | 喻指老而無妻的人。 | |
謙卑自牧 | 謙卑:謙虛;牧:養(yǎng)。謙虛謹慎,修身養(yǎng)性。 | 《周易·謙》:“謙謙君子,卑以自牧?!?/td> |
不牧之地 | 牧:放牧牲畜。不能牧養(yǎng)牛馬的地。指荒地。 | 漢 桓寬《鹽鐵論 論功》:“不牧之地,不羈之民?!?/td> |
卑己自牧 | 卑:謙;牧:養(yǎng)。以謙遜的態(tài)度修身養(yǎng)性。 | 郭沫若《再談郁達夫》:“魯迅的韌,聞一多的剛,郁達夫的卑己自牧,我認為是文壇的三絕?!?/td> |
牧豬奴戲 | 對賭博的鄙稱。 | 《晉書·陶侃傳》:“樗蒲者,牧豬奴戲耳!” |
如狼牧羊 | 如同狼放養(yǎng)羊一般。比喻官吏殘酷地欺壓人民。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酷吏列傳》:“寧成為濟南都尉,其治如狼牧羊?!?/td> |
禁中頗牧 | 比喻宮廷侍從官中文才武略兼?zhèn)湔摺?/td> | 廉頗、李牧皆戰(zhàn)國時趙國守邊御敵之良將。唐宣宗時,黨項擾河西,翰林學士畢諴上破羌條陳甚悉,帝大悅,曰:“吾將擇能帥者,孰謂頗牧在吾禁署,卿為朕行乎!”于是拜諴為邠寧節(jié)度使、河西供軍安撫使。諴于任內多所建樹。事見《新唐書·畢諴傳》。 |
洗兵牧馬 | 洗擦兵器,喂養(yǎng)戰(zhàn)馬。指做好作戰(zhàn)準備。 | 宋·司馬光《資治通鑒·后漢高祖乾佑元年》:“吾洗兵牧馬,坐食轉輸,溫飽有余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