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 |
解釋 |
出處 |
綽有余裕 | 形容態(tài)度從容,不慌不忙的樣子。后也指能力、財力足夠而有剩余。 | 先秦 孟軻《孟子 公孫丑下》:“我無官守,我無言責也,則吾進退豈不綽綽然有余裕哉?” |
綽綽有余 | 綽綽:寬裕的樣子。形容人、物、財、能力等很寬裕;用不完。也作“綽綽有余”、“綽有寬?!?。 | 清 鄭觀應《盛世危言 防邊上》:“崇山峻嶺所在俱有,誠使其險要,多筑土壘,則進攻退守,綽綽有余?!?/td> |
影影綽綽 | 模模糊糊,不真切。 | 明 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詞話》第62回:“我不知怎的,但沒人在房里,心里只害怕,恰似影影綽綽,有人在眼前一般?!?/td> |
柔情綽態(tài) | 柔美的情態(tài)。 | 三國·魏·曹植《洛神賦》:“瑰恣艷逸,儀靜體閑,柔情綽態(tài),媚于預言?!?/td> |
豐神綽約 | 綽約:形容女子體態(tài)柔美的樣子。指女子體態(tài)柔美豐滿。 |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十七:“那回觀看的,何止挨山塞海,內中有兩個女子,雙鬟高髻,并肩而立。豐神綽約,宛然若并蒂芙蓉。” |
綽綽有裕 | 形容很寬綽,有多余。綽綽:寬裕的樣子。 | 《詩經·小雅·角弓》:“此令兄弟,綽綽有裕。” |
綽約多姿 | 綽約:姿態(tài)優(yōu)美的樣子。形容女子體態(tài)的美。 | 唐 蔣防《霍小玉傳》:“年可四十余,綽約多姿,談笑甚媚?!?/td> |
處之綽然 | 處:對待;綽然:寬裕舒緩的樣子。形容對待困難或緊急情況能顯得從容坦然。 | 宋·程頤《明道先生行狀》:“人皆病于拘礙,而先生處之綽然?!?/td> |
隱隱綽綽 | 隱隱約約。 | 清·李百川《綠野仙蹤》第88回:“那云氣如飛而至,隱隱綽綽?!?/td> |
風姿綽約 | 風:風度;綽約:女子姿態(tài)柔美的樣子。形容女子風韻姿態(tài)柔美動人。 | 王朔《玩兒的就是心跳》:“我們往不遠處一張餐桌上看,果然有個風姿綽約的女子獨坐桌旁擺著筷子等菜?!?/td> |
豐姿綽約 | 豐姿:風姿,風度姿態(tài)。綽約:柔美的樣子。形容女子體態(tài)柔美,神采飄逸。同“豐神綽約”。 | 清 曾樸《孽海花》第七回:“一回頭時,卻見那轎子里坐著個十四五歲的不長不短、不肥不瘦的女郎,面如瓜子,臉若桃花,兩條欲蹙不蹙的蛾眉,一雙似開非開的鳳眼,似曾相識,莫道無情,正是說不盡的體態(tài)風流,豐姿綽約?!?/td> |
綽有余暇 | 綽:寬,緩;暇:空閑。形容態(tài)度從容,不慌不忙的樣子。 | 《北史·魏收傳》:“我綽有余暇,山立不動?!?/td> |
綽然有余 | 綽然:寬裕的樣子。形容非常寬裕,態(tài)度從容,不慌不忙。 | 南朝·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言語》:“道壹道人好整飾音辭。”南朝·梁·劉孝標注:“馳騁游說,言固不虛。唯茲壹公,綽然有余。” |
鐵綽銅琶 | 形容豪邁激越的文章風格。同“鐵板銅琶”。 |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