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有關(guān)縫的成語

有關(guān)縫的成語

有關(guān)縫的成語共收錄15個
成語 解釋 出處
縫衣淺帶寬袖大帶是古代儒者的服飾,借指儒者。先秦 莊周《莊子 盜跖》:“今子修文武之道,掌天下之辯,以教后世,縫衣淺帶,矯言偽行,以迷惑天下之主。”
見縫插針縫:縫隙;空子??匆娍p隙就插針進去。比喻善于利用一切可供利用的時間和空間。魏巍《東方》第三部第七章:“‘小鋼炮后來打死了敵人不少’,陳三又見縫插針地鼓勵他?!?/td>
天衣無縫天上神仙的衣服沒有縫兒。比喻事物完善周密;找不出什么毛病。五代 前蜀 牛嶠《靈怪錄 郭翰》:“天衣本非針線為也?!?/td>
嚴(yán)絲合縫指縫隙嚴(yán)密閉合。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七回:“外省的地平,又多是用木板鋪的,上面嚴(yán)絲合縫蓋上,輕易看不出來?!?/td>
鉆頭覓縫比喻到處尋找門路。清 西周生《醒世姻緣傳》第18回:“秦福到了武城,鉆頭覓縫的打聽?!?/td>
捱風(fēng)緝縫捱:同“挨”,擠入;緝:連接。多方鉆營、找門路。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 盧太學(xué)詩酒傲公侯》:“別個秀才要去結(jié)交縣令,還要捱風(fēng)緝縫,央人引見,拜在門下,認(rèn)為老師?!?/td>
無縫天衣神話謂仙女穿的天衣,不用針線縫合,沒有縫兒。常以比喻詩文等事物沒有一點瑕疵。清·梁章鉅《歸田瑣記·南萬柳堂》:“次韻之作,能如無縫天衣,自非老手莫辦?!?/td>
見縫就鉆比喻到處鉆營或利用各種空子。
匡救彌縫指糾正錯誤,彌補過失。左丘明《左傳 僖公二十六年》:“糾合諸侯,而謀其不協(xié),彌縫其闕,而匡救其災(zāi)。”
墻有縫,壁有耳墻外有人偷聽。指墻外有人偷聽,秘密容易泄漏。明·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86回:“你罵他不打緊,墻有縫,壁有耳,恰似你醉了一般?!?/td>
挨風(fēng)緝縫比喻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找門路。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 錢秀才錯占鳳凰儔》第七卷:“但有一二分才貌的,那一個不挨風(fēng)緝縫,央媒說合。”
鉆洞覓縫比喻千方百計地尋找時機。茅盾《子夜》十一:“做公債的人那一個不在那里鉆洞覓縫探聽老趙的手法呢!” 又十六:“一下里他那好像凍僵了的心重復(fù)生氣蓬勃,能夠出主意,能夠鉆洞覓縫找門路了。”
鉆天覓縫見“鉆洞覓縫”。老舍《女店員》第一幕:“只要你不給他點煙倒茶,侍侯周到了,他就鉆天覓縫地收拾你!”
彌縫其闕彌縫:補救;闕:過錯。補救行事的過失。《左傳·僖公二十六年》:“彌縫其闕而匡救其災(zāi),昭舊職也?!?/td>
蒼蠅不抱沒縫的蛋形容自身不正,壞事才會找到頭上。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61回:“‘蒼蠅不抱沒縫的雞蛋’,雖然這柳家的沒偷,到底有些影兒,人才說他?!?/td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