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 |
解釋 |
出處 |
月兒彎彎照九州,幾家歡樂幾家愁 | 九州:指全中國。月亮普照全中國,而人間苦樂不同,少數(shù)人過著吃喝玩樂奢侈豪華的生活,好多人卻過著饑寒交迫的苦日子。 | 《京本通俗小說·馮玉梅團圓》:“月兒彎彎照九州,幾家歡樂幾家愁?幾家夫妻同羅帳,幾家飄散在他州?” |
寥寥無幾 | 寥:稀少;很少;無幾:沒有幾個。形容非常稀少;沒有幾個。 | 明 胡應(yīng)麟《詩藪 內(nèi)篇》:“建安以后,五言日盛,晉宋齊間,七言歌行寥寥無幾?!?/td> |
曾幾何時 | 曾:曾經(jīng);幾何:多少;時:時間。才過了多少時間。指時間過去沒有多久。 | 宋 趙彥端《介庵詞 新荷葉》詞:“回首分攜,光風(fēng)冉冉菲菲。曾幾何時,故山疑夢還非?!?/td> |
相去幾何 | 去:距離。相差有多少呢?形容差距不大。 | 《老子》第二十章:“唯之與阿,相去幾何?美之與惡,相去何若?” |
相去無幾 | 去:距離;無幾:沒有多少。指二者距離不遠或差別不大。 | 錢鐘書《圍城》:“斜川的將略跟一般儒將相去無幾,而他的詩即使不是儒將做的,也算得好了。” |
窗明幾凈 | 幾:小桌。窗戶和小桌子擦得明亮干凈。形容收拾得非常整潔、明亮、干凈。也作“明窗凈幾”;“凈幾明窗”。 | 宋 洪邁《夷堅志》:“高堂素壁,無舒卷之勞;明窗凈幾,有坐臥之安?!?/td> |
不知凡幾 | 凡:總共。不知道一共有多少。指同類的事物很多。 | 清 顧炎武《錢糧論上》:“其逃亡或自盡者,又不知凡幾也。” |
相差無幾 | 彼此沒有多大差別。 | 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:“唯之與阿,相去幾何?美之與惡,相去何若?” |
極深研幾 | 研:研究,審查;幾:細微。指探討研究事物的深奧隱微之處。 | 《周易 系辭上》:“夫《易》,圣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?!?/td> |
憑幾據(jù)杖 | 形容傲慢不以禮待客。 | 西漢 劉向《戰(zhàn)國策 燕策一》:“馮幾據(jù)杖,眄視指使,則廝役之人至?!?/td> |
憑幾之詔 | 皇帝臨終遺詔。 | 明·沈德符《野獲編·禮部·宗伯執(zhí)持》:“方奉憑幾之詔,遽卒,士論惜之?!?/td> |
幾不欲生 | 幾:幾乎;欲:想。幾乎都不想活了。 | 宋 呂大鈞《吊說》:“其惻怛之心、痛疾之意不欲生。” |
堆案盈幾 | 堆:堆積。案:案頭。公文、書信、圖書等堆積滿案頭。原指等待處理的文憑大量積壓。后也指書籍或文字材料非常多。 | 三國·魏·嵇康《與山巨源絕交書》:“素不便書,又不喜作書,而人間多事,堆案盈機;不相酬答,則犯教傷義,欲自勉強,則不能久?!?/td> |
凈幾明窗 | 凈:干凈;幾:小桌子。形容房間干凈明亮。 |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32卷:“凈幾明窗不染塵,圖書鎮(zhèn)日與相親?!?/td> |
雪窗螢幾 | 《文選·任昉〈為蕭揚州作薦士表〉“集螢映雪”李善注引《孫氏世錄》:“孫康家貧,常映雪讀書。”《晉書·車胤傳》:“家貧不常得油,夏月則練囊盛數(shù)十螢火以照書,以夜繼日焉。”后即以“雪窗螢幾”比喻勤學(xué)苦讀。 | 《文選·任昉〈為蕭揚州作薦士表〉“集螢映雪”李善注引《孫氏世錄》:“孫康家貧,常映雪讀書?!薄稌x書·車胤傳》:“家貧不常得油,夏月則練囊盛數(shù)十螢火以照書,以夜繼日焉?!?/td> |
一日萬幾 | 亦作“一日萬機”。形容帝王每天處理政事極為繁忙。語本《書·皋陶謨》:“兢兢業(yè)業(yè),一日二日萬幾?!笨讉鳎骸皫?,微也。言當(dāng)戒懼萬事之微?!?/td> | 《尚書·皋陶漠》:“兢兢業(yè)業(yè),一日二日萬幾?!笨讉鳎骸皫?,微也。言當(dāng)戒懼萬事之微。” |
幾次三番 | 三:一方面表示“多”;另一方面又是最少的多數(shù);還可以作“幾”解;番:遍數(shù)。好幾次;或一次又一次。 | 魯迅《朝花夕拾 藤野先生》:“但一位先生卻以為這客店也包辦囚人的飯食,我住在那里不相宜,幾次三番,幾次三番地說。” |
明窗凈幾 | 形容室內(nèi)明亮、整潔。 | 宋 歐陽修《試筆 學(xué)書為樂》:“蘇子美嘗言,明窗凈幾,筆硯紙墨皆極精良,亦自是人生一樂?!?/td> |
見幾而作 | 幾:苗頭;作:行動。指發(fā)現(xiàn)一點苗頭就立刻采取措施。 | 《周易 系辭下》:“君子見幾而作,不俟終日。” |
沉幾觀變 | 沉:沉著;幾:事物變化前的前兆。冷靜觀察事物,隨機應(yīng)變。 | 蔡東藩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二回:“沉幾觀變,前事可師。” |
一蹴可幾 | 同“一蹴而就”。幾,近,及。 | 梁啟超《中國學(xué)術(shù)思想變遷之大勢》第四章第二節(jié):“天下事非一蹴可幾者。” |
幾盡一刻 | 幾乎占了一刻的時間.。 | |
審幾度勢 | 省察事機,揣度形勢。 | 明·張居正《陳六事疏》:“審幾度勢更化宜民者,救時之急務(wù)也。” |
見時知幾 | 謂看到時運的推移而預(yù)知事情變化的先兆。 | |
所剩無幾 | 剩:余留下來的。剩下的沒有多少了。 |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九十回:“好在所剩無幾,待我念完,諸位才女再去慢慢參詳,或者得其梗概,也未可知。” |
識微見幾 | 謂看到事物的苗頭而能認識和察見事物的本質(zhì)和發(fā)展。 | 《宋史·常安民傳》:“惟識微見幾之士,然后能逆知其漸?!?/td> |